从古到今,"忌口"是临床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防病、治病及日常生活中均被予以高度重视。中医学对"忌口"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忌口"观念产生的背景非常复杂,有来自原始采集渔猎、农牧业生产的经验积累,有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阐发,有临床经验的总结,甚至还与易学、宗教、神仙学说有关。
"忌口"在民间也广泛流传。老百姓有句俗话,"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充分说明了"忌口"的重要性。而需要"忌口"的食物则是五花八门,除了鱼腥、辛辣外,还有牛羊肉、韭菜、芹菜、香椿、鸡蛋、豆腐等。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除了给予病人正确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外,也会告知或回答病人关于"忌口"的许多问题。
什么是"忌口"?
"忌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广义的"忌口"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笼统地概括为,为健康考虑的所有饮食禁忌:包括食物与食物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也包括为避免病情复发而忌食某些"发物"。
比如,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认为"人参恶萝卜",因为萝卜耗气,会降低人参补气作用,所以服用人参应当忌口;紫苏忌鲤鱼,因鲤鱼性沉降,能利水消肿、下气通乳,紫苏性升浮,能散、能行,二者同食会影响紫苏的升散之性,所以服用含紫苏的中药应当忌食鲤鱼。
"忌口"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绝对忌口,比如中医认为肠伤寒为湿温,忌口要极其严格,只能吃煮烂的汤粥;二是相对忌口,即所忌饮食对某些人群来说有害,可能会诱发疾病,或引发不良后果,原则上应避免食用,但要求不及前者严格。中医所说的大部分"忌口"是相对忌口。
中医忌口有何讲究?
西医根据"病"确定饮食禁忌,中医更注重"证",也就是说中医"忌口"要辨证。西医的同一个病,中医认为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同一疾病、不同证型的患者往往有不同的忌口要求。此外,随着病程变化,中医认为还要随症忌口。如感冒初期,邪气正盛,忌滋补食物,以免留邪,又因此时脾胃功能较弱,当忌油腻生冷之物;感冒中期,正邪相争,易出现口渴、烦躁、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要忌用辛温燥热之品,如辣椒、葱、姜、蒜;感冒后期,病邪已退而正气未复,此时只可清补,忌过早食用滋腻饮食,以防"食复"。
中医"忌口"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考虑到疾病和药物,还考虑到个人的体质、气候、地理等因素,不同的疾病,忌口的程度和内容也不同。比如生冷食物对患胃肠疾病者最不适宜;油腻食物有损脾胃之健运,胃肠疾病、黄疸、感冒等病人均应忌口;患痢疾者应忌油腻荤腥、生冷坚硬食物;疮疡、斑疹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中风和糖尿病患者大多属于阴虚内热,当慎用温燥性热的食物。
中医以"木火土金水",划分"酸苦甘辛咸"五味。饮食五味调和,可滋养补益五脏;如五味太过或偏嗜,反而会伤及五脏,打破脏腑之间的平衡。比如在正常情况下,酸味入肝补肝,有利于肝对筋的濡养,但是味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胜,所以肝病、筋病患者当忌食酸味之物。
"食复"是指病愈之初,因饮食不节而致疾病复发的情况。中医对病后饮食非常讲究,认为病后饮食的种类和数量都应有所节制:量应从少到多,食质宜从稀到稠,从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到正常饮食。因为疾病初愈,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邪气还未全部祛除,所以忌过早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忌多食。
忌口≠不吃发物
古代医家把疾病应忌口的饮食分为六类,即生冷、黏滑、油腻、腥膻、辛辣、发物。所以"发物"也是忌口的重要一点。传统上"发物"是指能"助邪发病"的食物,具有加重疾病变化的特点,特别是指能诱发旧病宿疾的食物。
属于"发物"的食物一般以温热性居多,甘、辛味居多。如一般我们所认为的猪头肉、鸡肉、羊肉、狗肉、鲤鱼、香菇、竹笋等。但不仅于此,哪些食物可能成为"发物",还与人的体质遗传、所患疾病类型、病证、季节、年龄、情绪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体质属热者,羊肉可称为发物,而寒性体质者却无恙;甜腻油脂类食物对痰湿肥胖者可成为发物,而对津液不足者则不然。再比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长期以海产品为主食,一般不会忌虾、蟹、生鱼;而生活在内陆的人,日常饮食中少有海鲜,生病期间当注意忌口。
而"发物"在患病期间并非绝对忌口,因为它们虽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又能借助其"升发"的特性来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子透发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但生病期间,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还是要多听听医生的专业指导。有的病人轻信民间传说,忌口过于严格,几乎所有腥膻食品及果蔬都不进食,有的甚至只吃米饭、馒头、咸菜,以至于引起严重的营养不良,加重了病情,得不偿失。
因此要正确认识"忌口"及"发物"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