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易经》,强调天、地、人三者的紧密关系,即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养生学强调天人合一,就是要我们关注人这个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的密切关系。
中医学家、易经专家杨力教授说,天人合一养生包括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节气养生和年养生(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中也指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杨力说,在十二个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条经、一个脏腑一一对应,他们的任务就是清除脏毒。只要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不生病是很容易的事情。
子时(23:00~1:00)
对应胆经
(防治失眠、胆结石)
杨力说,"子时一阳生"。在子时,阳气刚刚露个头,非常柔弱。所以,子时最应做的事情就是上床睡觉,这样才能慢慢把阳气养起来。子时是胆值班,骨髓造血、胆经运作的时间,胆汁推陈出新,只有良好的睡眠,胆经才能好好工作。
丑时(1:00~3:00)
对应肝经
(防治中风、气滞、血瘀)
丑时肝经最旺,肝藏血,有解毒的功能。丑时熟睡是最好的养肝药。
肝本身有解毒功能,但坏情绪却会给肝下毒。杨力说,若肝气疏泄不利,气机失调,则气血紊乱。反过来,外界事物引起的精神刺激,特别是郁怒,又可引起肝疏泄功能异常,气机不畅,出现胸胁胀满、头涨头晕目眩等病变。所以,中医中有怒则伤肝的说法。
杨力介绍,太冲穴是肝经原穴,是排出体内浊物的大穴,按揉此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寅时(3:00~5:00)
对应肺经(防治哮喘、咳嗽)
寅时是气血流注肺经之时。人体也进入阳气渐盛的阶段。这个转化的过程需要依赖深度睡眠来实现。如果此时醒来,说明肺气不足或气血亏虚,不要忙着起床,可在床上练练赤龙搅海:用舌头在口腔里做360度转圈动作,然后将舌下的津液徐徐咽下,以达到化生气血的功效,又可益肺。
杨力教授还介绍一款润肺四物汤:银耳雪梨莲子红枣汤,睡前喝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辰时(7:00~9:00)
对应胃经 (防治胃痛、胃痉挛)
养生的关键是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此外,饭后一个小时循经按摩胃经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启动人体的消化系统,调节人体的胃肠功能。
如果不吃早餐,胃就会不断的分泌胃酸,胃酸主要负责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帮助消化,只要我们按时吃饭,它的分泌量正常,就能帮助胃消化。
卯时(5:00~7:00)
对应大肠经
(防治五更泻、胃肠病)
《黄帝内经》认为,大肠是个"传导之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运输大队长,主要负责把糟粕排出体外。起床比较早的朋友要抓住这个时间段来清理大肠内的残渣。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朝盐晚蜜"的养生方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本草纲目》中这样说,"盐,去烦热,明目静心,清胃中食饮热结""蜂蜜,治心腹邪会,益气补中,润脏腑,调脾胃养脾气,除心烦"。5点到7点是大肠的工作阶段,早起喝一杯淡盐水,给大肠做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海带、黑木耳、菌类等食物具有解毒和润肠作用,也有利于人体内毒素的排出。杨力教授推荐了两款养颜食疗方:海带绿豆汤和黑木耳红枣瘦肉汤。
巳时(9:00~11:00)
对应脾经
(防治大便次数多、肠炎)
巳时是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一天当中第一个黄金时间。这时脾经当令。脾像个不辞辛苦的"大管家",要把胃里食物产生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
如果脾生病了,诸多脏腑就会乱了方寸,会得富贵病,比如糖尿病。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所以最好要调理饮食。
杨力教授介绍了一味良药:南瓜。南瓜所含的果胶能黏合和清除人体的有害物质,而且它能增强细胞再生能力。
另外,思毒伤脾。"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思虑过度,就会造成体系郁结,脾失健运,出现情志等问题。饮食上可常食百合;也可每天按揉三阴交穴,它是脾、肾、肝三经的交会处,调血功效非同寻常。
午时(11:00~13:00)
对应心经
(防治心脏病、精神方面疾病)
午时心经最旺,这个时候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吃午饭,二是睡午觉。此时阳气最旺,阳虚的人在这时候好好睡一觉最养阳气。对于平和体质的人,午休半个小时可养心经。
静养生(包括静坐、静立、各种静功)和慢养生(慢用脑、慢动作、慢吃、慢说话、慢做家务、慢散步,总之,一切都应慢节奏)最能保养心气。
午餐最佳时间是11:30~12:30之间。因为食物消化后会推送到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而小肠经当令的时间是13点~15点。吃午餐的速度不要太快,不要边吃边看电视或者看手机,否则会影响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加重肠胃肠道的负担。
未时(13:00~15:00)
对应小肠经
(防治三叉神经痛、颈椎病)
小肠经主吸收,它将午餐中被脾胃消化的食物精华吸收并分配给各个脏器,然后把毒素排出。午餐一定要在13点前吃完,这样有利于营养吸收。
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分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他们就像一对夫妻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转变。小肠经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杨力说,小肠经上有两个"不老穴",即阳谷穴和养老穴。这两个穴是人体经脉之气食物聚集地,常按摩能促进新陈代谢,协调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最适合老年人。
申时(15:00~17:00)
对应膀胱经
(防治糖尿病、肝病、坐骨神经痛)
膀胱经直接连接脏腑,能够把脏腑的毒素通过膀胱经后背的腧穴及时清除出来,所以膀胱经是人体清毒直接且有效的通道。而且在申时,膀胱的功能要比其他时间段强好几倍,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喝水,冲一冲身体的这个污水管道,这样能防止管道生锈拥堵。但是,喝水也要因人而异,不易太多,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
"申时,气血借助膀胱经当令的时机,很容易上输于脑部,是工作、学习的第二黄金时间。"杨力说,从中医角度来看,申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肺的呼吸运动最活跃,这个时候最适合运动。但运动也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汗出则止"。
酉时(17:00~19:00)
对应肾经
(防治肾病、骨关节疼痛)
肾是负责把毒素排出体外的器官,如果肾功能不足,身体的毒素就无法清除。
杨力说,酉时喝一杯水很重要,这杯水可以帮我们把肾脏聚集之毒排掉,还可以清洗肾和膀胱。所以,下班之前记得喝一杯水。
《易经》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其根源在于肾的盛衰。中医认为,肾虚主要分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四肢发冷、水肿,性功能不好的人也与肾阳虚有关,肾阳虚的人平时可以吃金匮肾气丸;肾阴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的人,平时可以吃六味地黄丸。
要补肾就要多按摩肾经穴位。在肾经上有一个著名的穴位叫"涌泉穴",每天临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双手相互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一百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这种方法有强肾滋阴降火的功效。
此外,在酉时可以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黑木耳、山药、栗子等。
戌时(19:00~21:00)
对应心包经
(防治心脏病、精神疾病)
心包是心外面的那层薄膜,就像心脏的围墙一样,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脏时,心包能替心受邪,起到保护作用。心包经当令时,是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时段,可以去散步和锻炼身体。但是忌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散步回来再喝一小杯水,保持血管的清毒功能。此时是血液循环旺盛的时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家休息。
20点左右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此时背背书,成人也可以学习工作。
杨力教授推荐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合掌交心法"。在一个安静的空间,姿势随意,双手合十,五指相对,掌心略微拱起,中间空一些,举于胸前膻中穴的位置。两眼自然微闭,眼神回收,意守膻中心无杂念,用均匀自然的腹式呼吸法呼吸。戌时,也就是黄昏时分,每天坚持做一次。这段时间气血正好流注心包经,是疏导心包经功能的最佳时机。
亥时(21:00~23:00)
对应三焦经
(防治皮肤病、手脚冰凉)
亥时,三焦经最旺,是免疫系统集中清毒的时间。这个时候阴气重,阳气弱,气机下降,中医认为"亥时三焦通百脉"。也就是说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
三焦是人体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上焦为膈膜以上,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中焦为膈膜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下焦为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等。
"经常敲揉三焦经是减少眼角纹、眼尾纹的秘方。"杨力说:沿着三焦经的经脉敲击手臂,两侧交替敲击,大约十分钟,敲的时候有酸痛感才好。再加上按揉三个穴位,效果更佳:丝竹空穴、瞳子髎穴和四白穴。双手搓热,双手中指指腹按压丝竹空穴(位于眉梢凹陷处),这个穴位能淡化眼尾纹,治眼帘下垂;四白穴,在眼眶下面的凹陷处按压此穴,美白的效果不错;瞳子髎穴是去眼角纹的要穴,位于眼眶外缘一厘米处。
另外,亥时也是夫妻融洽,鱼水合欢的时候,但要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方可为之。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