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钟爱古装剧,除却剧情需要人物素面蓬头,里头的女角色每次出镜,头发大都梳得一丝不苟,滑腻光泽。
我随身携带的细齿梳
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的讲法,故而上到王孙贵戚,下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均有清早起来梳洗打扮的习惯。这儿的“梳”指梳头,比较现代人,头发尤为古人所重视。
当视及剧中女人乌黑浓密的秀发时,我的神经如同被电击到一般,不由自已地受到刺激。将时间拉回至十年前,我正中三冲刺升学考,不承望节骨眼上却屡屡遭到班主任骚扰,穿小鞋,成绩 滑铁卢似的下滑,许多次考试都排到尾巴上。我无比焦灼惊惶,彼时局部头发也迅速变白,而后,黑中夹杂着白的枯发状态延续了许多载,糟心不已。
后来读到一些名家头发养生的故事,茅塞顿开,也算是将多年的糟心事解决了。
相传旧年慈禧太后四十余岁,头发掉落许多,故而她很是忌讳梳头。
近身伺候的太监们也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若真有头发被梳掉了,也偷偷地迅速藏起来,唯恐惹来杀身之祸。
后来为慈禧梳头的太监李莲英下苦工到花街柳市学习了一套梳头、养发护发的技巧。慈禧也每日清晨五点起床,直到八点,只做三件事:洗脸、化妆、梳头。头发得以精心养护、梳理,慈禧面目一新,李莲英后来得宠,就源于此。
见过她的西方记者表示,七十多岁的慈禧精神矍铄,比照片年轻多了,头发乌黑油亮,满头珠翠。
宋代苏东坡曾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延寿书》说:“发多梳,则明目去风,常以一百二十为数。”《诸病源候论》中也载道:“千过梳发,头不白。”古人极度认可梳头的养生价值由此可窥。
宋美龄也深谙其道,要求身边的侍从一定要用木质的梳子,早晚有规律地梳头。年过六旬时,她看上去依然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她活到一百多岁,离世时照旧满头青丝,头发浓密。
许是素日里工作繁忙,压力颇大的缘故,我先生后脑勺处生了不少白发,我于今年七夕节时赠送了一把小木宽齿梳给他,嘱咐他随身携带,不限时间与地点,多多拿出来梳头。他却不很理会这件事,难为情道:“大爷们天天梳头作甚?岂不让人笑话了去!”于是,我将毛泽东梳头保健讲于他听,毛爷爷既都如此了,他也就欣然接受了。
我随身携带的粗齿梳
李银桥是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知晓颇多主席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他在《红墙警卫》中就忆起了毛泽东梳头保健的故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后来的渡江战役中,毛泽东差不离每天都是通宵达旦工作。在东北战场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已经两天三夜没合眼了。李银桥用尽了办法欲劝主席睡一会,然并卵。
好一番软磨硬泡,李银桥终于使主席“让步”,他搬来一张躺椅,说:“主席,您躺在椅子上看文件,我给您梳头,这样既不影响您工作,又可以休息。”毛泽东赞许地说:“好,好,这个好。”
就这样,毛泽东躺在椅子上批阅文件的同时,李银桥一遍又一遍地为他梳头。不觉间,主席就酣眠了。
而后,李银桥和其他工作人员给毛泽东睡前梳头的做法,一直坚持了下来,毛泽东非常乐意接受这一解乏催眠的好方法。
不消说,一头乌黑亮发常常是青春活力,幸福安康的代表。头发是有灵性的,它会偷偷出卖人的精神状态。有一头乱发时,心情也是芜杂的。头发纠缠不清、盘根错节,也是人愁肠百结、心神郁结的时候。故而梳头也是在梳理心情,把乱发理顺以后,人也会感觉雨过天晴,心旷神怡。
随着年月日时的迁移,我愈发知晓健康的重要性,遂每日早中晚各梳头十分钟,锲而不舍地梳了一年多,而今白发差不离不见了。欣幸之际,忙不迭将正确的梳理方法抒写出来,期冀更多人因此得益,免走弯路。
梳理范围:整个头旮旯处均需梳到
梳理顺序:顺着经络方向,从前额正中开始,力量均匀,向头部、枕部、颈部梳划,然后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动作不要太快。
梳理程度:一般每次梳100下左右,把头发整理、梳至平滑光整、头皮微热为止
梳理时间:随时随地随心。但禁在大风天气梳理,防止毛孔张开后头部进凉风
梳理工具:木质宽齿梳,木质细齿梳均可,交叉使用更妥
装梳子的漂亮布袋
头部有颇多重要穴位,梳头能有效刺激到诸多经穴,促进头皮的气血流动,如同农民种地耪地、松土一样,使得毛囊的气血供应充足,促进头发的生长。因此,万不要轻觑了梳头这个动作。倘若钟情于白发变黑或者增添发量,不妨梳头之余,每日吃两勺炒熟的黑芝麻,效果更佳,亲测万分有效。
犹记得昔年高中校训: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拥有好习惯,失败不容易。养生也如此,培养梳头的习惯,并一以贯之地做下去,不止收获年青美丽,更将拥有财富的终极法宝――健康。谨记之!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