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深圳准备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该制度将打破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未来,医生的收入可能直接与级数挂钩,不再与医院收入挂钩。这个做法,有望对现有职称制度产生冲击,如果支付制度改革也能跟得上,将有助于实现医师多点执业。
目前,医生职称评定过于依赖发表论文和科研,严重忽视医生的临床技能,已被诟病多年。一方面,这造成部分医生高职称低能力。有专业人士建议看病找副主任医师,认为“副主任医师是‘经济适用’”,从某个角度也反映出问题的存在——职称高并不意味着临床水平高。按照现行职称评价标准,致力于临床的医生晋升无望,假如没有发表论文的天赋,就算临床水准再高也无法评上主任医师。
现行职称评定制度遭诟病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职称评聘,很多医生都忙着发表论文、申报课题,论文造假时有发生。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表示,目前基层医院医生的科研论文90%都涉嫌造假。确实,每年那么多课题,又有多少转化成了科研成果?显然,这种现状早已与职称制度设置的初衷——激励医生重视科研、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相距十万八千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的医生分级制度以临床为导向,是对实行了多年的以论文和课题为导向的职称制度的冲击。临床导向有利于医生专注于临床技能的提升,使患者更加直接地受益;论文、课题导向,则有利于医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如果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转化,那么也能让患者间接受益。虽然两种导向意义不同,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医生提供可选择的机会,因为并非所有的医生都适合临床,也并非所有的医生都适合科研。一味重视某个导向,只会造成效率的低下。
因此,医生分级制度有利于区分科研型医生和临床型医生,有利于避免论文造假,有利于形成有效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有利于实现使患者受益的终极目标。
深圳医生分级制度,将促使医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去选择方向。在决定究竟该选择科研还是选择临床时,医生不再是被动而盲目地根据职称标准钻进浩浩荡荡的科研大军中去,有益于医生认清自己的价值定位。选择科研导向的医生,他们将把精力集中于实验与数据处理分析上,集中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上;选择临床导向的医生,则将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于临床上,提高临床水平,改善服务。
医生分级制度有利于医生的合理流动,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对医师多点执业,我的主导思想是——医院是为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医生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体,患者跟着医生走。多点执业要求医生有过硬的临床技能,有了这个“饭碗”,医生才能获得患者的良好口碑,患者才会跟着医生走,医生才敢也才能多点执业。作为人事制度的深圳医生分级制度,以临床为导向,恰恰要求医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的临床水平才能获得较高的等级,继而获得更多收入。
当然,医师多点执业带来的体制革命性转变,不仅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还包括支付制度的改革。这也意味着,作为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的人事制度改革——深圳医生分级制度,还需要支付制度改革的配合。按照设想,深圳医生分级制度下的医生收入,将不再与医院收入挂钩。这与支付制度的改革应走向国际化和转向尊重医生的劳动价值是一致的。具体而言,支付制度应按医生、医院服务(含护理、非医技性等服务的成本)、检查检验三部分支付。通过这种支付改革,医生的医疗行为与医院创收脱钩,与药品、卫生材料和检查检验没有经济联系。能开什么药和不能开什么药,完全按医生资质与所获得的准入,不受医院级别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限制。医生没有了“大处方”“大检查”的趋利思想,更能真正将精力用于提高医术上,真正从患者的病情与经济上去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至此,在支付制度改革配合下的深圳医生分级制度,才能助推医师多点执业,建立起“有用的人在合理的岗位干有意义的活、领取合理的报酬”的制度。这不仅能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体现医生的尊严,也给医生多点执业提供宏观政策上的激励,以及微观技术上与收入上的激励,使得医生们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虽然深圳医生分级制度尚未正式公布与实施,但是其临床导向,是符合医改大方向的。作为先行者,需要开放的态度,需要开明的思想,更需要开窍的行为。希望各部门协同配合,不断完善,促进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助推医师多点执业。(廖新波)
标签阅读: 深圳,卫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