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大家都很重视增强脾胃功能, 延年益寿。为此, 有必要向大家介绍“补土派”李东垣的有关思想, 希望对大家调补脾胃有所帮助。
李东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提升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并著书立说, 创立了脾胃学说。同时带徒授艺, 广为传授, 扩大了自身的学术影响, 学说上自成一家。由于脾胃属于五行学说中的土, 所以后世尊其流派为“补土派”, 李东垣本人则被尊为“补土派”的创始人。
脾胃不和生百病
李东垣对脾胃病有着创造性的见解。通过长期地观察, 他认为脾胃病不仅与此前医家提出的“饮食 (饥饱) 失节、情志喜怒忧恐”有关, “劳役过度”和“寒温不适”同样可以损耗脾胃元气。也就是说, 他看待百病都是先以脾胃为着眼点, 他认为一切外感、内伤的因素都可以损伤脾胃, 而脾胃损伤也是一切外感、内伤病的根源。同时他重新对外感和内伤的症状特点进行了归纳划分, 并提出系统的诊法和治法方药。由此, 中医学形成了外感与内伤两大辨证体系。
重视脾胃是中医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较为详细地论述, 但侧重于对脾胃的生理、病理和病因的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贯穿着“保胃气”的重要原则和治法方药。但是此前诸家都没有对脾胃进行系统论述, 也没有把脾胃提升到中医学里应有的地位。
到了金元时代, 李东垣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见解。他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是人得以生存之根本;元气虽然来源于先天父母所赐, 一旦出生, 则依赖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 而水谷的运化主要靠脾胃。因此, 脾胃至关重要, 是元气之本。脾胃健壮则可保障元气持续充盛, 生命活动长久不衰。
一旦脾胃受伤, 水谷之气不能正常运化, 进而导致元气虚损, 必然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导致疾病滋生。因此, 李东垣特别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 脾胃虚损是百病发生之源, 这一点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经验。
调补元气, 补中益气
在考虑到脾胃病的基本病机是在元气 (中气) 虚损、清阳不升、阴火内生的基础上, 李东垣创制了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系列方剂。
李东垣认为, 脾胃病的基本病机就是元气虚损, 所以常用生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等药物补气。清阳不升也是脾胃病的重要病机, 就如同春天时缺乏春生之气, 土壤则缺乏生气, 即使种子种在土壤里也难以生根发芽生长, 所以脾胃病常用药物有柴胡、升麻、葛根等升清阳的药物。
他还认为, 脾胃病中有“阴火”因素 (针对此点, 后世医家争议颇多) , 其实, 脾胃居于中焦, 功能主升清降浊, 主运化水谷。一旦脾胃虚弱, 脾胃升降和运化功能下降, 必然会形成气郁水湿停滞、郁而化热的状态, 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经络, 出现一些“热”象, 这也许就是李东垣所说的“阴火”, 即因虚而郁滞产生的湿热。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等。补中益气汤类方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创制的。
黄芪
柴胡
黄连
“吃土”派的后世流传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创立, 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影响深远。首先, 他的弟子众多, 如王好古、罗天益等人均为一代名医, 发展了“重脾胃”“重内伤”的理论, 完善了“内伤”学说。王好古提出“阴证”理论, 是对李东垣学说的发展。到了明代, 薛立斋、张景岳等, 在李东垣学术基础上, 加入补肾药物, 强调脾肾双补, 形成温补学派。清代的叶天士, 在李东垣偏重脾胃阳气的基础上, 进而专注于“胃阴”的诊治, 由此脾胃学说更加完善。
在今天, 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高度丰富, 衣着无忧, 社会稳定, 再没有那时的战乱, 没有颠沛流离、饥饱无常和惊慌忧愁, 但却存在着这样一些普遍现象:工作节奏快, 三餐不规律;追求营养, 盲目进补;生活不规律, 又不按时睡觉。脾胃病患者越来越多,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吃土”的重要性啊!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