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精神病患者”,大多数人心存误解,甚至避而远之,不敢轻易接近。正因如此,全球精神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而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正经历着疾病痛苦和世俗偏见的双重折磨。
因此,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恐惧症、孤独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或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像感冒一样普遍。
尤其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当下很多年轻人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你的心理健康吗?来测试下吧!
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是否常常情绪不好?
- 你是否习惯于自言自语?
- 是不是常觉得有人作弄你?
- 你是否经常不想跟人说话?
- 你是否经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你?
- 别人不理解你,你是否会发火?
- 有些人或事是否很容易让你不开心?
- 是不是看喜剧片、听笑话也开心不起来?
- 有人对不起你,你是否超过半年还耿耿于怀?
- 你是否长时间地分析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某一行为?
- 你在做重要的工作,是否觉得旁人的说话打扰你,让你很烦?
- 你与别人争论时,是否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嗓门,导致声音太响或太轻?
- 你是否一路上对那个在公共汽车上或地铁里碰了你却不道歉的人很气愤?
客观的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答案多为“不是”,那么恭喜您,目前您具有健康的心理;
假设答案多为“是”那么,要提醒您要格外小心了,您的心理可能已经出现问题,影响到心理健康;若通过上述问题,您已经发现问题所在,应及时改善。
专家特别提醒:精神障碍要积极治疗,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现在很痛苦,但治疗一下就会好。”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歧视和厌恶,转变成对“精神病患者”的真切关爱。
那么,假如你身边有精神疾病患者,作为家人、朋友或邻居,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心理医院精神科医生建议:精神疾病患者因为病情不同,相处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区别对待,才能有助于病情恢复,具体做法如下。
(1)抑郁自责型:态度和蔼,耐心解释以减轻心理压力
此类患者,如果对疾病过分担心、忧虑,要淡化“病”字,以减轻焦虑抑郁的情绪;谈话时多鼓励少打断,尽其宣泄,适时表示同情和理解。
(2)兴奋躁动型:语气平和,以安抚为主
不要对此类患者施加压力,否则会更加激怒患者,另外,对他们进行批评或指责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是无效的。
(3)敏感多疑型:以反复劝说、反复解释或给予适当的保证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讲话时应该尽量不要回避此类患者,甚至要有意识的让患者听清楚,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误解。
(4)幻觉妄想型:既不能过分关心,也不能冷眼无视
对待此类患者,要防止患者提出极端要求,如,某女患者存在言语性幻听,称邻居总骂她,对此患者非常气愤,家人为了显示对其关心,也表示气愤,结果患者反复要求家人找邻居“报仇”。
(5)反复要求自杀型:态度和蔼、言语表达明确
要敢于和此类患者讨论自杀,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告诉患者采取自杀行为结束生命,将会给家人留下更大痛苦,是自私的表现;同时还要加强看护、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点击下面的标题,阅读更多养生文章:
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怎么办?做好3点,咽炎慢慢消失了!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