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尔吉山东黄县人。曾师从名老中医张维新先生和杜显文先生, 长期奋战在基层临床一线, 现坐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杏贞堂。不仅擅长用中医治疗便秘, 还擅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肠梗阻和胆结石等常见疾病。他根据数十年临床经验研发的“预环散”“通便散”和“排石散”等纯中药制剂, 其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导致便秘的主要病机, 老年性便秘的原因常见于年老体弱、脏腑机能减退、气血亏虚、大肠传导无力。长期便秘的患者, 不仅导致生活质量低下, 还可能引起肛肠疾病 (如下消化道出血、肛裂、痔疮、脱肛等) 。对于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因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过长、排便用力、腹压增加、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等因素, 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突发性病变。
坐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杏贞堂的王尔吉, 年少时便师从名老中医张维新先生和杜显文先生, 长期致力于便秘的中医治疗。王尔吉认为, 该病不能盲目用硝、黄等泻下攻积药。否则, 可能加重气血亏虚、加重便秘或诱发其他疾病。更不能依赖灌肠排便, 以免造成肠道应激力减弱加重便秘, 进一步造成医源性、习惯性便秘。
《景岳全书·秘结》曰:“凡属老人、虚人……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 即津液之耗。凡此类者, 皆须详察虚实, 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虽今日暂得通快, 而重虚甚虚, 以致根本日竭, 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 愈无可用之药矣。”王尔吉遵循古代医家训诫, 在治疗中十分慎用攻下类的药物。 (编者注:此类中药大多苦寒沉降, 主要适用于实热积滞之证的便秘, 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 若非实热证的便秘则不可用。)
治便秘应找准病根,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也是指导王尔吉临床实践的圭臬。王尔吉认为, 肺、肾、脾、肝的虚弱或失调, 都会引起便秘, 找到患者便秘形成的真正病机, 是便秘标本兼治的关键。

肺:肺与大肠是表里关系, 肺的正常宣发肃降, 使大肠腑气通畅。如果肺失宣肃, 大肠传导功能就会减弱, 大便就会秘结。肺之肃降与大肠传导息息相关, 肺为水之上源, 上窍闭则下窍不通, 肺失清肃则肠腑闭塞不通。所以, 要想保持大便通畅, 有些时候医治肺部疾病, 能起到“围魏救赵”之功效。
肾:肾阳不足会出现“冷秘”, 肾阴不足津液亏损亦会出现大便秘结。所以, 温肾健脾就能润肠通便。《诸病源候论》云:“肾脏受邪, 虚则不能制小便, 则小便利, 津液枯燥, 肠燥干涩, 故大便难。”故便秘病根在肾时, 要注重护肾。
脾:脾胃受病, 升降失常, 就会腹胀, 具体的直接表现是便秘不下。调理脾胃使脾胃升降自如, 腐熟运化有力, 后天之本固, 则病无处生。因此, 从脾入手也是中医治疗便秘重要的途径之一。清代·叶天士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以通降为和, 胃气和则浊气下降, 水谷糟粕得以转化。脾升胃降, 纳化正常。气机畅达, 则五脏安和, 六腑通畅。

肝:肝主疏泄。人体的气机通畅与否和肝有很密切的关系。气周行全身, 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流通, 清浊分别, 糟粕排出, 全部是依靠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尤在泾指出:“气内滞而物不行。”如果抑郁恼怒, 或者是长期情志不舒, 就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而导致全身的气机运行不畅。清气在下, 浊气在上, 腹胀满。同时, 肝郁久化火久之会伤及津液, 使肠道失润, 大便干结, 排出困难形成便秘。
做好4个方面, 保护肠道健康
便秘在今天已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表现更加突出。便秘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多种, 但是只要进行有效的提前预防, 依然能让便秘远离自己。王尔吉认为, 保持肠润是预防便秘的关键, 需要在生活中做到以下4点。
控饮节食控饮以控制饮酒为重点, 饮酒过多, 容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节食以节制食用生冷寒凉食品为重点, 生冷寒凉食品食用过多, 会伤害脾胃阳气, 导致阴寒凝滞, 胃肠传导功能变差, 辛辣肥甘厚味也应少吃, 反之会使肠胃过耗津液, 大便干结, 形成便秘。
调节情志气血和经络的通畅与否受情志影响。《灵枢·本神》有“愁忧者, 气闭塞而不行”的记载。忧愁思虑过度, 导致心脾气机郁滞, 不能宣达, 通降失常, 运化失司, 糟粕内停, 不得下行, 气机郁滞日久, 又可化热化火, 加剧便秘。现代流行病学也指出, 便秘与患者在抑郁、疑病症和综合心理痛苦等方面关系密切, 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中起着很大的诱因作用, 保持情志舒畅是预防便秘的重要策略。
冷暖适宜《素问·举痛论》云:“寒则气收。”外感寒邪可以导致阴寒内盛, 凝滞肠胃, 失于传导, 糟粕不行而成冷秘;若热病之后, 肠胃燥热, 伤气耗津, 大便失润, 可致大便干燥, 排便困难。所以, 身体寒冷时要及时添衣, 热时要及时减衣, 让身体处在冷暖适宜的状态中。
慎用西药部分西药的副作用会导致便秘。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肠神经系统的药物阿片类药 (如吗啡) 、抗惊厥药 (如氯氮卓) 、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 、抗震颤麻痹药 (如盐酸金刚烷胺) 、拟交感神经药物 (如麻黄碱) 、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 等, 作用于平滑肌的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如盐酸维拉帕米) 、抗胆碱能药 (如阿托品) 等;抗组胺药 (如苯海拉明) ;改变肠道内容物的药物如消胆胺, 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止泻剂如抗酸药、补钙剂、补铁剂等都会引起便秘。因此, 预防便秘, 关注药源性便秘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