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聚焦医改 » 正文

多数医联体形同虚设 专家:须向紧密型过渡

发布时间: 2020-04-15 07:17:11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近日,北京市某医院院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院医联体的目标将扩至300家。这也是记者

  自从医联体的概念被提出后,各地医联体的建设用轰轰烈烈来形容,毫不为过。名目繁多、规格不一的医联体犹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近日,北京市某医院院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院医联体的目标将扩至300家。这也是记者迄今为止获悉的成员最多的医联体。

  几年前,政策制定者决定尝试一条破解无序就医的新路,让大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抱团”发展。时至今日,医联体的发展蔚为壮观。以北京为例,2016年底前,全市医联体的数量会达到50个左右,争取实现居民全覆盖。

  尽管各地医联体貌似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纵横交错的医联体能否破解无需就医仍存争议。

  政府:小手拉大手医院“抱团”一起走

  就在今年5月上旬,北京市卫计委印发2014年医政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4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联体在京成立;5月5日,朝阳医院医疗联盟获得河北燕达国际医院的加入,此前朝阳医院已与另外3家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朝阳医院医疗联盟”;5月28日,北京儿童医院跨省组建医联体共吸纳了包括湖南省儿童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在内的集团成员单位13家。不止北京,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繁多、规格不一的医联体也犹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

  自“小手拉大手”的概念提出以来,医联体在卫生主管部门被持续“叫好”。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曾在《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发布会上表示,原来患者确诊一个病要跑三四次大医院,首诊在社区之后,可以先到社区医院做检查,如果病情比较复杂,则由社区医院负责预约,直接转诊到大医院,住院治疗后再回到社区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大医院将专注处理疑难复杂病和急危重症,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钟东波说,医联体不仅可以提高大医院床位周转率,还能缓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

  强调医联体的正向作用十分必要,但现实中的问题不能视为不见。

  医院:整合资源打通合作医联体让大小医院都得利

  对于大多数参与到医联体建设的大医院来说,医联体获得更多的是褒奖。据北京朝阳医院社区部主任胡云岭介绍,由北京朝阳医院牵头组建的医联体内部均设有绿色通道,资源共享。由于影像资料互认,社区医院可以将拍好的影像片上传给朝阳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非常方便。据统计,仅2013年,北京朝阳医院共向基层医院下转病人707人,以让一些治疗稳定、诊断明确、术后康复期的病人不占用三级医院的资源。

  “我们医联体的特色是,大医院的各个科室与成员单位医院的强势科室对接,让对方强势科室更强,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朝阳医院医院的骨科就和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科对接,为此朝阳医院派出了7位主任医师去社区医院担任副主任,一方面可以提升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胡云岭介绍,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进而实现首诊在社区,分级诊疗。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目前集结了12家省级儿童医院,面对外界质疑,院长倪鑫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健康界:第一,组建儿童医院医联体,集团内部会评出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这些人都在集团内活动。这些专家里面可能只有五个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如果有13家医院,每家医院出五个人,就是65个人,而不是北京儿童医院出65个人。这些人流动起来以后,就可以带动和扶持各个医院的发展。第二,我们在集团内推行远程医疗服务,通过远程医疗进行互动,这也是国家鼓励和提倡的。一年来,我们有一千多人通过远程医疗进行治疗,这样也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成本。

  提升大医院床位周转率,若真能起到资源互联互通,是件好事。

  现实:权责不分 利益不明 多数医联体形同虚设

  “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是当初政府牵头组建医联体的初衷,不过,在推广了几年之后,不少媒体对于医联体的评价是:“理想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基层药少是很多患者不愿转诊的重要原因。健康界在社区医院走访发现,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少,很多患者生病仍然需要到大医院,一些“老病号”也要定期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开药。比如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的波立维,癌症患者用的抗癌药物,级别较高的抗生素、止疼药等,这些药都是患者在大医院治疗之后康复期的用药,但是在社区医院却没有。

  其次,如果在大医院做手术,围手术期被转诊至医联体内的一、二级医院进行康复,诊疗技术能否得到保障也是患者十分关注的内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告诉记者,一些医联体之所以形同虚设,是因为患者对基层医院医生不够信任,如何提升基层医生水平,是组建医联体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大医院专家到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工作只与个人晋升挂钩,多半医生不太积极。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卫生部门决定,会申请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作为经费保障,给下基层的专家一定补贴,以此调动医生积极性。

  双向转诊的困难不仅体现在患者身上,从医院的角度看,医院也并不愿放走“优质”患者,接收没有太多“油水”的普通病人。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发展部部长李军考斯对记者表示,建设医联体的关键在于确定各成员医院的利益如何分配。“表面上看,大医院是为了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尽快把术后患者转至下一级医院,但真实情况是,患者住院花费比住旅馆还低,大医院不仅要提供人力物力照顾病人,还赚不到多少钱,所以下转患者才会非常积极,但是这对一、二级医院来说,是不公平的。”李军考斯说,对于医院来说,主要收入一般在前期的项目检查、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期“延续性治疗和康复性治疗”让医院很难获得高额利润,谁都不愿意接收住院患者。

  利益分配不解决,难解就医无序沉珂。

  专家:松散型医联体要向紧密型过渡

  与人财物统一调配的紧密型医联体不同,目前各地推行的大部分是松散型医联体。在业内人士看来,松散型即大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这种援助行政味更浓,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不过,尽管权责利益不明,大家各自为政,但医联体大医院帮扶小医院的做法仍是值得肯定。李军考斯认为,目前一些地区发展的学科型医联体值得推广,并且实施起来也更加容易。

  今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与安贞医院心血管疾病联合诊疗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北京首个学科医联体。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介绍说,医联体成立后,会安排主任每周来北京老年医院出诊两至三天,并且定期进行高危和高风险的手术。同时,组织远程医疗、查房和会诊。北京市医管局也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加快医院学科发展强强联合的模式,打造优势学科。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把公立医院创收机制进行改变,医联体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对健康界说,医改的目标之一是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但是从目前来看,医联体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虽然医联体自诞生之日起获得的“好评”和“差评”各占一半,但在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看来,目前还是要肯定松散型医联体的存在,不过,最终的目标是形成紧密型医联体,让医疗格局更加合理,松散型只是过渡。“建立医联体的目的是让医生合理流动,患者有序就医,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利益联合体,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出诊时,酬劳会乘以一个相应的系数,用提高收入的方式鼓励医生到社区承担更多的保健任务。”崔小波同时向健康界坦言,由于各医院上级单位不同,形成利益集团十分困难。例如,北京有卫生部直属医院、部队医院、市属医院、区县医院等,各医院上级单位和财政补贴方式差别较大,因此紧密型医联体很难真正在大城市落地。

  紧密型医联体理论上可以提高效率,但机构间利益如何协调,仍难破解。

  松散型医联体:大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实现联盟内的信息互认、转诊等,但在人员调配、利益分配等方面并未统一,相对独立。

  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内医院在人、财、物统一调配,经济利益一体化,但由于医疗机构级别不同,其主管部门、政府投入、医务人员聘用等均不同。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