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沃土上的一代画圣 黄慎(1687—1768)
千年客家,万里迁徙,风雨飘摇,生生不息。透过中原故土的尘埃,穿越战火灾荒的时空,福建宁化石壁以一马平川,百里林涛,圆就了客家先民的休养生息梦,至今被数以百计的客家谱牒所记载,成为客家后裔虔诚朝拜的圣地。同时也赋予宁化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地区一亿客家后裔心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便是其中值得永远追忆的佼佼者。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扬州画坛活跃了一批来自不同地方,不拘陈法,勇于创新的画家,成为震动画坛的画家群体。这批画家为人为艺,不苟同俗,而被当时正统画家贬之为“怪”,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与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声名日隆,不仅为后世画坛大家所推崇,而且成了近乎家喻户晓的人物。黄慎就是其中璀璨耀眼的一颗明星。
黄慎,号瘿瓢山人,简称瘿瓢,别号东海布衣。他自创草书笔法作画,形神灵动,他的行草风骨苍劲,他的诗自抒胸臆,古朴清丽,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他的绘画作品涉及题材门类之广泛,其工笔至写意不同技法应用之丰富,在画史上是不多见的。他以厚实的根基、奇绝的才情、精湛的技艺,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像大海一般的广博。黄慎一生所作画数千件,至今辑存有800余件。
同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的郑板桥曾有绝句赞扬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黄慎的同乡,时任江南提督学政,后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著名理学家雷鋐,在为《蛟湖诗钞》作序时写道“其字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然则渭之山人诗中有画亦可,字中有画亦可。”
黄慎从福建的建宁、长汀,到江西的瑞金、赣州、南昌,从广东的曲江、南海、增城,到苏州、杭州、南京,黄慎千里盘桓,以书画谋生会友。从此,他眼界大开,画艺精进。从37岁起,在此后50多年的时间里,黄慎三上扬州,并以扬州为中心,往返江淮名城、闽都故地之间,足迹遍及数十座名城重镇,并以其超凡出众的全面艺术成就,扬名大江南北。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人从古至今的坚定不移的信条,也是客家人文化中崇祖报本、敬老睦宗的炽热情怀的真实写照。黄慎源出客家、血脉相连,他孝顺母亲的故事迄今还是在宁化广为传颂。有一回黄慎母亲生病,想吃鸭肉,没有钱买,他就画了一幅池鸭,去换人家的活鸭。
雍正五年(1727年)五月,在扬州呆了两年多的黄慎实在无法忍受思乡之愁、思母之苦,启程返乡回到宁化,和弟弟黄达一起将母亲妻女带到扬州,一晃在扬州过了八年,母亲曾氏日渐年迈,思乡心切,想回家乡。作为孝子的黄慎,放弃在扬州的惬意和盛名,携母亲和家眷离开扬州返乡。一路返乡花去了积蓄盘缠,他要出门卖画,又思虑多病缠身的母亲,不敢远游。
乾隆五年(1740年),黄慎来到管辖宁化的汀州卖画,拜见了赏识自己的汀州知府王相,借此机会提出为母亲建立节孝牌坊,很快获准,一块节孝牌坊在宁化城北花心街竖立起来了。就在牌坊立起的第二年,也许是黄母对黄慎的孝心知足了,离开了人间。
黄慎敢于突破前人的窠臼,标新立异,师法自然,他的创新精神有如异军突起,日益彰显他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这种“怪”正显示出智者的痛苦之变异,显示着大胆创新之实迹。黄慎的山水花鸟画卷,用笔精妙,妙趣横生。黄慎的人物画,寥寥数笔,意态灵妙,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他的画作清新自然,流露出他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和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并把这种真实形象的人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一代宗师齐白石在1919年《老萍诗草》中慨叹:“余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
当代书法大师刘海粟亲笔为黄慎塑像挥毫题词“怪而不怪,艺传百代”,当代书法家陈大羽亲笔题词为“一代画圣,千秋楷模”。
钟灵毓秀、人文深厚的客家沃土,孕育了一代画圣黄慎,使他成为宁化历史不朽篇章,书写了灿烂的一页。而黄慎八十余年的艺术人生更为宁化客家沃土,奉献了一份骄傲,沉淀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永远闪光。
黄慎精神,艺海隽永,风范后来!
图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