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养生,明天找医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养生,这是个好事,说明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一直流传的一些“养生法”,却不能养生反而还害人!
看看下面这些做法中,你有中招吗?
每天走上万步:伤膝断骨朋友圈微信步数曾经很是流行,许多人为了让自己排名靠前,积极地多走路刷成绩、拼步数。
但这样一味追求“每天万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盲目追求每天步行排行榜
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快走减肥,每天步数达15000,过度运动患上膝关节滑膜炎;
50多岁的张阿姨喜欢散步,每天走20000步打底,长期如此磨损膝关节得了膝关节积液;
更惨的是一个因此断了大腿骨的人,他在一个月里每天暴走15公里,慢慢开始腰酸背痛、大腿根疼痛,最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大腿骨头已经骨折。
其实,走路是个锻炼的好方式,但一定得注意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
通常来说,一位健康的成年人每日走8000步最为适宜,而对于一位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3000~5000步已属不错。
另外,比起走多少步,掌握更好走路的姿势和速度,其实更能达到锻炼效果。钟南山院士就建议过:“最佳的步行速度是>120步/分钟。身体不好或年龄较大的可酌情降低速度。”
而正确的走姿,可以降低走路时出现的损伤。注意走的时候保持挺胸收腹,肩膀自然下沉,两手自然摆臂。
过午不食:伤胃长溃疡有人听说过午不食能减肥,便跟风不吃晚饭。但是过午不食源自古时候的一种做法,那时的情况怎么能和现在比呢?
古代人通常在天黑时(晚6~7点)休息,天亮(早4~5点)起床,晚上活动时间短,吃早餐的时间早,因此,午后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
但现在,大家通常都10点后才上床睡觉,仅靠早上和中午两顿的热量来支撑一天的活动,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可能会影响体内内分泌失调,在女性身上可能会让月经不能按时来。
另外,胃、肠的排空时间大约为4~6小时,午饭到睡前这么长的时间不吃东西,也会造成肠胃消化紊乱,导致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一小伙就常年坚持“养生”,导致胃内长出大溃疡
过午不食是挺好,但放到现代来看,应该理解成晚上少吃。
建议如果晚上消耗不大,可适量吃些水果、蔬菜、酸奶等低热量的食物,早点上床休息,这才算是理解了“过午不食”这句话的精髓。
多喝水就是好:喝多中毒伤肾“每天8杯水”、“渴不渴都得喝水”,这些关于喝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果不分情况地一味喝多,反而会对人体造成威胁。
在运动后,很多人都会补充大量水分,但是猛地一次性喝太多,可能会发生“水中毒”。过量的水会使人体内水分过多、血液钠含量过低,引起低钠血症,导致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
另外,对于由心、肾以及高血压患者来说,也不能喝太多水分,会对其心肾造成负担。
一般来说,成年人根据自身出汗、运动等情况调整饮水量,保持每天喝水1600~2000毫升。大家记住“多喝水对身体好”,但就算使口渴也别喝太急,少次多量、小口慢饮。
吃素避免得三高:胆囊长结石“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在一些人眼里,吃素避免吃进了肉里的脂肪,人可以减少得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的风险。
但事实可能与你想象的相反:
近日,武汉的一个谢婆婆就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内有60多颗爆米花样结石,医生说这可能跟她常年吃素有关。
图为爆米花样结石
我们的胆囊会有规律收缩,而经常吃素,胆囊收缩程度不会像吃荤时一样。久而久之,胆囊里胆汁淤积,就形成了结石。
其实啊,强调清淡饮食,是针对那些容易平时爱吃得油腻的人来说的。任何太过极端的饮食方式,对身体都没有好处。
胡乱吃补品:吃了反伤身不少人沉迷于吃人参、鹿茸等补品来养生,甚至觉得小孩子爱生病、身体瘦弱,也得补一补才好。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确实,有些人吃点这些中药材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自己随便买、随便吃,可能会适得其反。
像是有些人并没有虚症,吃了补品,反而会出现兴奋、烦躁,失眠、头痛、腹胀、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另外,还有些自己吃补品,顺便给自己小孩吃的,更是万万使不得!
建议长期吃补品,特别中药类的,还是得去医院咨询医师后再吃,自己别瞎吃。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