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年代,什么都换的快。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前两天还说吃鸡、养生加撸猫是自己的标配,如今却变成了不 1.5 倍追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年轻。消费降级的口号喊得热火朝天,那些曾经奢靡与消费升级的中产青年也不得不开始学会“控制钱包”,享受穷的乐趣。
于是,他们学会了拼车、拼单、甚至是拼 look (俗称:一套衣服俩人穿)。他们不再崇拜亦舒世界里的摩登女郎,因为健康活着就很奢侈。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国产剧的加长加长再加长,更催生了“倍速”看剧的新潮流,无数年轻人乐此不彼的被贴上了“ 2 倍速青年”的标签。
所以,当代青年哪有什么标配,因为标配下一秒就会变。
“2倍速”追的不是剧,是时间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 po 文:“当代年轻人时间有多紧张?看个剧都要开 2 倍速。”
纵观数千条的评论中,呈现倾倒式的比例显示“倍速”播放变成了当代年轻人追剧的“标配”。 1.25 倍,速度适中; 1.5 倍,较快还带有莫名的喜感; 2 倍,则如同快进般魔性。“现代年轻人,难道连好好追个剧的耐心都没有了吗?”
其实,这个锅也并不能完全由“年轻人”来背。毕竟,从 2017 年开始国产电视剧的集数就直逼 50+ 。《楚乔传》 67 集、《扶摇》 66 集、《九州·海上牧云记》 75 集、还有刚播完的《延禧攻略》 70 集和在热播的《如懿传》 87 集,冗长的剧集设置让本就只能靠碎片化时间观剧的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倍速”播放。
与此同时,随着大量资本往影视行业倾泻, 2017 年的电视剧立项总量就已经超过 450 部以上,平均单部集数达到 39.8 集,再加上影视行业制作水平良莠不齐,场景单调、剧情注水、演员演技欠缺等问题存在,想要年轻人踏踏实实为一部剧买单已是很难。而锁 CP 、倍速追剧、发弹幕、追热梗、自制表情包、朋友圈追剧,这些才是当代年轻人追剧的终极奥义。
N个打车软件,换得来安全吗?
打车软件的诞生与普及,便捷了人们出行的交通也节省了时间和效率。尤其对于年轻人,更是离不开这种“一键叫车,说走就走”的模式。于是,随着 Uber 、滴滴的开发,人们不再依赖于路边拦截出租车这一种单一方式,接踵而至的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形态给出了多重选择,也让我们的手机里,永远都把打车软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可是,滴滴对市场的垄断不仅让 Uber 、首汽等竞争对手难以存活,也不断滋生了许多可怕的安全性问题。服务劣质、管理不严、司机水平不一、惩罚不严等根本问题导致了因乘客受难而登上网络热搜事件频出,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尤其是上班的年轻人。
“每天都要加班,到了晚上路上出租车根本叫不到,可也不敢再拼车了,只能猛往手机里安装三四个打车软件同时叫车……”
当代年轻人的最新标配,就是手机里的 N 个打车软件。我们希望叫的其实不是车,而是一份安全。
褪黑素,也救不了失眠党
这届年轻人正在遭遇一个比脱发还严重的危机,就是睡眠不好。
一项针对全国 20 多个省(区市)的《 2018 年中国的 90 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中国 90 后现在的平均睡眠时间仅为 7.5 小时,远低于正常睡眠值( 8~9 小时),且 30.9% 的人入睡需要 30 分钟以上, 0.9% 需要药物助眠才能入睡。
所以,褪黑素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几乎必备的标准配置。朋友圈里求推荐好用褪黑素的朋友,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大部分年轻人把市面上所有的褪黑素试用一遍,写成了经验之谈。
作为年轻人,我们既放不下手里的 iPhone (当然也可能是华为、vivo、oppo啥的),也离不开拯救睡面的褪黑素,更得懂得熬夜失眠后的养生大法。
不信天不信地,就信玄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相信玄学?”
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最近诸事不顺,要不要去找大师算一算?到底怎样才能发财且不漏财?当代年轻人,每日不倦的转发各种锦鲤以求顺顺利利,甚至抱着那些《三十岁以后不要做的 xx 件事》等文章一遍又一遍的读。原来,现在的人,不信天不信地,不信自己只信玄学。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失去了对未知的无畏,也终于意识到世界上万物的存在有因即有果,是多维存在的。甚至有些东西,即便我们看不见,但也不代表其不存在。是命,是天意,还是必然?总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
可是,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玄学也不足以聊慰之后,我们又该相信什么呢?
锦鲤表情包,每日一转
玄学的流行,也带动了锦鲤表情包市场的火热。准确来说,从当初那只代表锦鲤本尊的草鱼创下了江山开始,年轻人们开始热衷于每日一转锦鲤表情包来帮助自己实现发财→减肥→避水逆→结好运→摆脱单身等等愿望。
而且,锦鲤表情包的世界竞争也相当激烈。从草鱼到最近火的不行的“杨超越护体”再到前两天的“转发奚梦瑶保升职”,锦鲤界的 C 位也是一天一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的信念。不管是哪种锦鲤,恨不得全下载,各式各样的锦鲤表情包占满了手机,俨然成为了识别你是不是年轻人的新指标。
可是,当代年轻人的油腻,何尝不是从转发各种锦鲤开始呢?
辣
当代年轻人还有一个“新标配”,那就是辣。
简而言之就是,你要会吃辣。如果没有吃辣的能力,等于被排挤在社交圈之外了。毕竟,如今的年轻人除了喜欢聚众抽 iqos ,还喜欢聚众吃辣。工体的三样菜、朝外大街的潇湘阁、三里屯的潇湘阁、安定门大街的张妈妈、鼓楼的付小姐,那些在网红川菜馆排队的年轻人都能绕地球两圈了。
而且川菜似乎有一种魔力,就是让那些平日里嚷嚷着减肥吃沙拉的女孩子在听到同事朋友一声吼后,都放弃了原则,径直走进了川菜的海洋。难道真的是川菜有多好吃吗?难道真的就对辣没有抵抗力吗?还不是因为辣过之后的瘾和爽,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或许只有在吃辣的时候才能完全忘却吧。
不过写到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不管当代年轻人有多少新的标配,对他们来说,永远不会过时的还是那无处安放的“焦虑”。你们说,对吗?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