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香药同源,品香养生,值得你一辈子追求。
中国用香的历史
古人认为,保健养生必须从「性」、「命」两方面入手,而香恰恰就有「养性」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学将香视为养生养性之「药」,形成了「香药同源」的传统。
从古至今,香被赋予了很多文化意义,常常被比喻为一种高尚的品德,但其自身的功效并未因此而被忽略。
屈原在《九歌》中提到,用兰、惠烹肉,用桂、椒浸制酒,用兰草、白芷做香汤沐浴,用辛夷和白芷点缀门楣。
而以纪念屈原为始的我国端午节活动更把这种气味疗法推广成为「全民运动」。
端午期间人们焚烧或熏燃艾、蒿、菖蒲等香料植物来驱疫避秽,杀死越冬后的各种害虫以去除夏季疾病的病源,饮服各种香草熬煮的草药汤和药酒以发散体内积存的毒素。
《黄帝内经》在消渴(糖尿病)的治疗中提到过「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说的是用兰的芳香之气祛除陈久湿热之气、健脾开运。
汉初《神农本草经》时,书中已经记载了当时人们用麝香辟邪、用白芷润泽肤色、用蘼芜治疗咳逆等多种香疗方法。
……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把香的各种日常应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我们窥探到古人用香的极致。
古人把香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沐香汤、饮香茶、吃香食、熏香衣……由内至外的长期薰染,让身体也充满香气。
还记得《还珠格格》的香妃吗?遍身香气的她,所到之处总能吸引到很多蝴蝶。
这位妃子,来自维吾尔族,因遍体生香、娇美无比而深受宠爱,乾隆赐名为香妃。据考证,香妃的体香未必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
古代西域阿拉伯人善用香药,东传中日韩,西播欧罗巴,举世风靡。香妃的体香极可能就是因长期服食阿拉伯医方香药而形成。
时至今日,香药已进入医疗、香料食品,护肤品等领域。尤其在养生、护肤方面,香药有其独到的功效。
香药同源,香与中医中药
中医学认为,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香气养生具有形神兼顾的特点,可以养神、固精、调气。
中医对香药也进行了系统归类和整理,总结出了不同生长部位的香药与人体经脉器官的关系,以及香药的阴阳五行、升降沉浮等性。
《本草纲目》认为,植物性的香药在植物整株上的位置与人体有自上而下的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上者,如花、叶、果多轻薄,气味散发快,清爽提神,但穿透性不强,传播距离短,留香时间短。
而越往下者,如植物的根部、树干,气味越厚重沉郁,香气散发速度也越慢,如檀香、沉香,安神、镇静的作用更强,香气穿透性强,很远都能闻到,而且留香时间长。
香料有芳香药性之说,清代《非烟香法》作者董说集用香之大成,总结出香药的性味归经:
香近于甘者,皆扶肝而走脾;
香近于辛者,皆扶心而走肺;
香近于咸者,皆扶脾而走肾;
香近于酸者,皆扶肺而走肝;
香近于苦者,皆扶肾而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