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暑气止8月23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已到达黄经150°。
“处”即终止之意,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将到此介绍,随后将逐渐进入“一场秋雨一场凉”。
处暑后,北方的一天便开始了春夏秋切换的三明治模式,而南方的暑热虽未退尽,甚至有的地方也会出现“秋老虎”的短暂高温天气,但制造热浪的副热带高压也渐渐退居二线。
处暑三候
人们常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都是对“处暑”气候变化的描述。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古人将处暑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成熟收割。
“多事之秋”
处暑天气变化多端,“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当北方冷空气逐渐影响中国内地时,若大气干燥,会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会带来秋雨。
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人们往往对此时的冷热变化不是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感冒等流行疾病,所以人们也常常把这个季节称为“多事之秋”。。
处暑如何养生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在处暑节气,由于气候渐干燥,要当心“秋燥”,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
“秋燥”属温燥,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跟上呼吸道感染并不相同,这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不适,主要与久晴少雨、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
二十四节气至此已过多半,不由让人感叹四季更迭,时光飞逝,古人的悲秋之情,想必也与此有关。由于昼夜温差大,除了要关注节气养生外,体弱或三高患者更应注意换季时的健康状况,避免在“多事之秋”发生意外。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