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概念近几年被炒得火热,前景也被普遍看好,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创业者都积极投资其中,但也必须承认的是,移动医疗仍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等都需时间探索,而人才是探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第四届中国移动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上,不少发言嘉宾提及,移动医疗的发展所面对的人才困境。
英特尔投资中国区总监吴蓉晖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最大挑战就是缺少既懂医疗行业,又懂互联网的创业团队。吴蓉晖在数字医疗信息化领域里投资有六七年的时间,也做过一些项目,最近一两年比较专注于移动医疗领域。
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吴蓉晖表示,中国医疗行业的水很深,不少外资公司在中国耕耘那么多年,还是没有扎下根,败就败在不懂现状,搞不懂商业模式怎么做,做不到真正医疗体系去。
而另一方面,移动医疗的创业团队并没有用好互联网思维,现在移动医疗没有办法用新的互联网方式做,还是属于传统一部分,所以没有达到井喷式发展。“两方面都有的创业团队非常少,即使两边都拉到,他们之间能不能非常好的协作也是个问题。” 吴蓉晖说。
it出身的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涛则对人才问题相对乐观,虽然他刚接触卫生行业,和医生交流时也是相当困难。“像两个世界的人,因为学计算机学的是逻辑、演绎,什么事情都是固定的,但医学采用的是归纳法,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总结和归纳,确定这样的药对人们会有什么帮助” “计算机是数学,而医学不是数学。”王涛说。
但王涛同时指出,在这个变革的时代,it技术已经从一种辅助手段变成新的行业驱动力。他分享了一项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通过it可以为医疗效率。“有85%的医疗机构认为有切实帮助,对于提高医疗机构收入、降低医疗机构成本。”王涛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王涛看来,移动医疗中的大数据是对大量的数据总结归纳,进而总结出一些规律,大数据将会是it和医疗之间的一座桥梁。也就是说,王涛找到了互联网企业与移动医疗的契合点,即互联网人才和医疗精英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然而,实际操作起来,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清华大学一附院icu主任晁彦公的发言介绍了相当于校医院的救护车带来的多重好处,但同时,他也发出疑问,我们的年轻医生、救护车上医生是不是真的有水平用好这些设备呢?“实际有困难,需要教学医院专家坐在办公桌后边看着屏幕,对年轻医生进行指导,提供高精尖、高清晰度的治疗。” 晁彦公说。
晁彦公还表示,大数据集中起来的数据到最后需要专业医生团队解读,提供服务,当我们真正做这事的时候,医生愿意做这个事?如果做的话回报在哪里,都是问题。
用万达副总裁王涛的话说,医生、专家不是上一条生产线就能增加产量,所以医生总是短缺的,但大家对健康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多。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健安华夏创始人杨枫在2013年投身移动医疗领域开始创业。他在发言中强调,做移动医疗最不容易找到既懂互联网,又懂医疗的人才。双重人才不易得,医生也难得。杨枫表示,移动医疗一定要有医生参与,“我们现在就很缺,如果那个医生对这个方面感兴趣,特别希望加入我们!”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