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减少、医疗服务能力下降,是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遭到诟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春节期间出炉的安徽省2011年9月~12月基层医改统计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全省108个县(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个月门诊接诊12115789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6%;住院522298人次,同比增加了32.7%,业务量在大跌后呈现大幅度回升。与此同时,群众就医费用继续下降。
2010年9月1日,安徽省经过试点在全省推行了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改革在使药品费用大幅度下降,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流失、业务量减少、村医待遇降低等问题。2010年9月~12月,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上升2.93%,但是住院量下降43.14%,出现了就诊人群“结构性上移”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一年后的2011年9月1日,安徽省有针对性地出台了30条“政策补丁”,强化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强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大幅度提升村医待遇,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768人。上述措施逐步落实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2011年9月~12月,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23.55%;4个月中全省政府财政投入80527万元,较上年增长13.9%。群众就医费用继续下降,次均门急诊费59.77元,下降5.81%;门急诊药费26.2元,下降7.91%;次均住院费1956.23元,下降4.48%;次均住院药费676.51元,下降7.44%。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