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东红)《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近日刊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柯杨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在中国两个未被肿瘤登记系统覆盖的地区基于医保报销数据报告肿瘤发病率》。该研究利用广东汕头、河南滑县两地区2012年~2019年的医保系统报销数据,针对“癌症新发病例识别”构建了脱敏、清洗、质控、判定、分析、报告一整套数据的流程标准,最终通过建立基于医保系统的肿瘤监测体系模式,对两地癌症发病率进行了动态监测与报告。
柯杨介绍,肿瘤发病数据获得最理想的模式为基于人群的肿瘤登记体系。我国现行的肿瘤登记受限于基于监测哨点开展、定点医院人工填报的主要形式,发展遇到挑战,主要包括:肿瘤登记点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衡;肿瘤登记数据深度和广度不足;很难在现有模式下建立真正覆盖全人群的肿瘤监测系统。同时,对上报数据的采集、补充、质控需要较长周期,导致我国肿瘤发病年报通常滞后3年发布。
河南省滑县与广东省汕头市合计在籍人口约700万人。近10年来,各项医保系统的总参保比例分别稳定在99%及90%以上。两地区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食管癌高发区,但目前尚未被国家肿瘤登记系统覆盖,因此实际的癌症负担及食管癌发病水平仍不明确。
柯杨课题组与两地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合作,在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基于医保系统的医疗费用报销与疾病诊断数据,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数据清理流程和质控标准,研发了医保系统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实证性构建了两个试点地区的肿瘤发病监测系统。
依托该模式,课题组首次报告了两地2014年~2018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发病顺位及主要瘤种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束了两地区无准确癌症发病数据的历史,为明确地方癌症疾病负担、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恶性肿瘤防控体系、完善癌症防控工作策略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关键的科学依据。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