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丹)9月15日,全球首个大型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临床研究结果,在广东省广州市发布。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药物干预能够持续改善肺功能,减少疾病的急性加重,延缓肺功能下降速率,提高生活质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该研究填补了全球早期慢阻肺药物干预的研究空白,或将扭转慢阻肺的传统防治方式,为慢阻肺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周玉民教授介绍,该研究由该所牵头,国内24家医疗机构参与,共入组841名早期慢阻肺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两年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噻托溴铵组患者肺功能显著改善,在预防急性加重方面,药物组第一次出现急性加重的时间为522天,长于安慰剂组 (236天),同时药物组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和住院风险也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该文章通讯作者、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冉丕鑫教授表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8.2%,超过70%的慢阻肺患者属于早期患者,其中35%的患者无症状,很少主动就医。 钟南山说,国外相关指南并不推荐对早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只是对有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原因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慢阻肺作为慢性疾病,理论上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进行早期干预。此研究只是早期慢阻肺综合防治策略的第一步。研究结果并不是强调每一位早期慢阻肺患者都需要药物,是否需要长期用药,能够多大程度降低合并症和致死率、致残率的发生,还需研究。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