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宝医疗网11月14日讯 11月13日,辉瑞普强(Upjohn)与迈蓝(Mylan)宣布合并的公司名称为Viatris,预计在2020年中完成交易。 表面上看,普强与迈蓝的合并是两大制药企业强强联合,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若仔细分析两家药企巨头的传统优势和业务特点就会发现,一旦成功合并,一艘全球性的仿制药“航空母舰”已经整装待发,虎视眈眈盯上了仿制药、低价药市场,受冲击影响最猛烈的无非两个仿制药大国——中国和印度。 1、新全球“航母”形成 首先看一下两家药企的传统优势和业务特点。辉瑞公司在创新药领域无疑是行业领头羊,随着其多个标志性品牌产品专利保护期结束,“专利悬崖”已不期而至。面对早已蓄势待发的多家仿制药群狼围攻,辉瑞公司略显力不从心,成立辉瑞普强(Pfizer Upjohn)也是为了保持这些品牌药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续,并一度传出将立普妥、络活喜、西乐葆等产品出售的消息。 即便如此,辉瑞普强公司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以及在全球医药市场的领导地位也难以撼动。11500名员工的超级团队、绝对优势的专家资源、广泛的营销渠道网络、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让众多药企只能望其项背。 Mylan拥有员工约35000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超过7500种上市产品且不断增加产品组合,在售产品超过165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强大的产品线管控能力、高质量的制造水平和全球优势的供应链网络。 辉瑞普强和Mylan合并后,将在产品线组合、渠道管控以及营销管理能力方面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新公司预计年收入将达到200亿美元,预示着一艘新的全球“航母”已整装待发。 2、国内药企将受冲击 这艘“航母”将对国内制药企业带来哪些冲击? 第一,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4+7”试点令辉瑞公司铩羽而归,立普妥、络活喜等过期原研药的风光时代也戛然而止。预计下一轮带量采购已箭在弦上且将成为今后招标采购的常态,原研药“专利悬崖”在国内必将实现,死守着特殊待遇的外资药企意识到长此以往寸步难行。连印度这个仿制药大国都想进入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此番辉瑞普强和Mylan合并后势必要卷土重来,凭借全球化的制造基础和优势资源与国内仿制药企业短兵厮杀,仿制药价格没有最低,只有可能更低。 第二,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仿制药质优价廉不单是我们的梦想,也是各国领导人和医保支付者的共同心声。印度虽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就了仿制药大国的地位,但质量不稳定、问题频出,难以雄霸全球。国内仿制药企业起点低、起步晚,重营销轻质量,难以走出国门,为今后全球性竞争埋下隐患。 幸好,国家和部分先行者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辉瑞普强和Mylan合并将鞭策整个国内仿制药企业迅速崛起,把药品质量放在制造首位。今后的仿制药市场格局,质优价廉者得天下,药品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第三,市场份额你争我夺。随着带量采购模式不断深化推进,市场准入门槛随之向价格、质量方面偏移,准入后的渠道管理和营销管理直接决定市场份额的大小。辉瑞普强和Mylan的合并恰恰把两家公司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预见,在存活下来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中,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对国内药企的商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Mylan为复制模板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国内仿制药企业如何应战?胜算有多大?辉瑞普强和Mylan合并需要一段时间并购重组,产品上市注册申报也需要时日,这就留给国内药企一定的整改时机,时不我待,必须迎难而上。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做还是不做?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争论的必要吗?虽然现在看,投入大、见效慢,但是未来一致性评价是仿制药的入门级通行证,只有做才有存活的机会,只有做下去,才有机会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毫无疑问,保证质量水准,就必须做一致性评价。 企业内部成本管控要还是不要?价格趋势已日渐明朗,企业营收日趋降低已成定局,不在成本管控方面想办法,难道可以独辟蹊径?药企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要在质量管控上加大改造力度,显然60%~80%以上的销售费用支出是不合理的,只有从降低销售成本上下功夫,还不影响企业营收和利润,提升运营能力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渠道下沉和打通”做还是不做?仿制药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是其专属属性,目前药企在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的互融互通方面仍有欠缺。一方面受地域广阔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着供应链长度的限制。面对全球“航母”渐行渐近,渠道下沉和界限打通势在必行,如何能够做好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专业化推广能力要还是不要?仿制药不需要学术推广吗?空间压缩后无法开展营销活动?仿制药的知晓度(Awareness)是另一个重要属性,利用各种媒介促进销售增长,提高专业化管理能力,是我们与世界级“航母”抗衡的重要武器。 Mylan公司再强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Mylan的发展壮大史完全可以作为国内仿制药企业复制的标杆样板。辉瑞普强和Mylan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内药企不是找寻差距、迎头赶上,而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才是可悲的。军事上,中国已经具备建造自主产权巨型航母的能力,时不我待,相信总有一天,贴着中国标签的仿制药制造业“航母”一定会扬帆起航。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仿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