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排毒养颜、驱寒去湿、活血化淤,对身体的益处很多。虽然刮痧有很多好处,但是刮痧后也有很多注意事项,由于刮痧后毛孔开泄、皮肤比较脆弱,要及时盖上毛巾或是毯子,以免刮痧部位受到风寒,侵入身体,造成其它疾病。
(一)刮痧治疗前
1.刮痧应选在宽敞明亮的室内,空气清新、流通,使患者在治疗时有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施术时应注意避风、保暖,若室温较低,则应少暴露部位。夏季不可在电扇前、空调风口前或有过堂风处刮痧,冬季应避寒冷和风口。
2.刮痧治疗的房间要保持安静,无噪声,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3.检查刮痧器具是否有损伤,并应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施术者的双手也应保持清洁。
4.患者选择合适的刮痧体位,充分暴露刮痧部位的皮肤,并擦洗干净。
(二)刮痧治疗中
1.刮痧过程中,应注意基本操作,特别是手持刮板的方法,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2.刮痧过程中,应找准敏感点,这种敏感点因人或病情而异。此外,还应保持用力均匀并掌握正确的补泻手法,所用力度因人或病情而异。
3.刮痧部位应根据病情来选择,一般情况下,每个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痧痕,每条痧痕长6~9厘米。按部位不同,痧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可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
4.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应刮3~5分钟;用补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应刮5~10分钟。夏季室温过高时,应严格控制刮痧时间。对于保健刮痧,并无严格的时间限制,自我感觉良好即可。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痕退去为标准。
5.刮痧过程中应一边刮拭一边观察患者的反应变化,并不时与患者交谈,以免出现晕刮情况。如遇晕刮者或患者出现疼痛异常,发热且出汗不止,烦躁不安,脉搏较快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刮痧,嘱其平卧,休息片刻,并饮热糖水,一般会很快好转。若不奏效,可采用刮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以急救。
6.刮痧时,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片面追求出痧。一般而言,虚证、寒证出痧较少,实证、热证出痧较多;服药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者,不易出痧;肥胖的人和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过低不易出痧。出痧多少与治疗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只要掌握正确的刮拭方法和部位,就会有治疗效果。
(三)刮痧治疗后
1.刮痧完毕后,用干净的医用棉球擦干患者身上的油质、刮痧油等,让患者穿好衣服之后稍事休息。
2.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所以应喝热水,最好为淡糖盐水或姜汤。
3.刮痧后不可吹电扇和受风,以免邪风乘毛孔舒张人体。如想沐浴,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一般需3小时左右。
4.对于某些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外,更应配合其他诸如药物等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