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宋琼芳 通讯员 陈淑雯
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等近日联合举办了“和谐医患之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病人满意度”优秀单位及管理者表彰活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医院受到表彰。同时,在现场举行的“共话医患情”环节,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等医务工作者代表与患者代表共同讲述医患之间的真情故事:病人的希望来自医生,而医生的动力来自病人。
那些让病人重生的医生
一位曾患肝硬化的患者哽咽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10多年前,他在多家医院拿到病危通知书,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樊嘉医生,并通过中山医院得到匹配的肝源,经过手术,如今痊愈已10多年。
对此,樊嘉认为,作为医生、特别是手术医生,需要心怀感恩,感谢病人让医生的技术不断成熟、提升,并让医生看到疑难问题、去研究、取得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尽其所能,关爱病人,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才能更好地被病人理解。”樊嘉说。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伟的故事同样令人难忘。张伟作为该院援藏医疗队队员,2016年3月,在高海拔、医疗条件又有限的藏区,给一位从高处坠落接近瘫痪的牧民做了一例艰难的手术,历时8个小时。做完手术后,张伟就躺了整整3天。而令张伟欣慰的是,3周后,病人站起来了,出院了。“病人以生命相托,医生一定不离不弃。”张伟说。
那些令医生难忘的病人
如果说,病人的希望来自医生,那么医生的动力则来自病人。在活动现场,不少医生讲述了令自己难忘的病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乐飞向大家讲述了一位多发肠癌的女性患者的故事:她在怀孕初期确诊病情,但坚持等到孩子出生才接受治疗。病人的勇气、信念和对医生的信任,让乐飞倍受鼓舞。后来,这位病人成功接受手术,病人一家还和乐飞结下情谊。活动当天,患者的丈夫也来到现场表达由衷感谢。“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白衣天使不忘初心,也希望所有患者都能与医生携手相牵,彼此珍重。”乐飞说。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钱忠心也与大家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6年前,他接诊一位患恶性脑肿瘤的年轻妈妈,当时她的儿子才两岁。经过治疗,这位妈妈最终战胜病魔,恢复正常生活。如今,她的孩子已经18岁了,今年陪母亲来复诊时,孩子坚定地对钱医生说:“今年我一定要考医科大学,做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利民忆起一位陪同女儿来看贫血的父亲,突发心肌梗死,晕倒在就诊科室。危急情况下,急诊科医生迅速反应,在急诊给病人做冠脉介入治疗。病人的女儿非常信赖医务人员,毫不犹豫签字同意手术。经过急诊救治,终于将这位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病人及家属的信任让医务人员更有信心,为挽救病人性命做出无限努力。”朱利民说。
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理事周海鸣表示,“和谐医患、你我共创”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医患之间换位思考,彼此尊重和信任,才能共同守护健康。
标签阅读: 医生的动力来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