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璐
分级诊疗作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治本之策,被列为“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之首。而透过试点地区的实践不难发现,通过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消融优质医疗资源的壁垒,正是在现阶段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载体。
应当说,一个呈正金字塔形构造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才能使公众的健康需求以最恰当的方式和最适宜的成本得到满足。然而,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始终处于倒金字塔状态,30%的城市人口拥有70%的卫生资源,城市卫生资源中的80%集中在大医院,基层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远远低于三级医院。要尽快扭转错配的医疗供给格局,推动医联体建设是一个现实选择。将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和利益捆绑起来,就可以让好医生走出大医院的围墙,解基层人才之渴;让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更加贴近群众所求,释放最大效益。
医疗卫生机构是一个个独立的利益单元,要打通医疗资源的边界,依靠行政部门的“拉郎配”往往事倍功半。此前,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多是采取行政指导下的对口支援模式,但由于缺乏稳固的利益纽带,受援方有的只是等待“输血”的期望,施援方也往往难以摆脱局外人的心态,有的帮扶脱离了对方需求,效果有限,有的只把支援当作一项临时性、指令性任务,缺乏长期合作的思想准备,管了一时,没能管长久。而医联体建设则实现了政府“规划布点”和医疗机构“自由恋爱”的有机结合,打通了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的通道。
医联体通过利益纽带的建立,解决了改革的内在动力问题,使龙头医院心甘情愿地把优质资源辐射出去,在带动成员医院能力提升的同时获得相应回报,让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得到适当的激励。充分照顾到各方利益,让合作换来共赢,医联体内部成员的力量才能拧成一股绳。
要促成医联体试点平稳推进,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外部施加助力,尽可能地从政策上为试点探索“开绿灯”。具体来说,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凝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和诉求,消除改革内外的阻力,努力寻求各方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要敢于突破现有政策的条条框框,甚至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医疗资源有机结合、上下贯通;还要力求让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和医联体改革形成正向互动,发挥政策的叠加效果。当然,要让医联体的“花”结出分级诊疗的“果”,还需要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患者理性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科学合理地引导群众就医需求。
不能回避的是,对于眼下仍处在试点阶段的医联体改革,公众仍有不少疑虑。比如,发展医联体会不会变成大医院的新一轮跑马圈地和变相扩张?医联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紧密到什么程度,若过紧会不会“巩固”高级医院的强势垄断地位,甚至虹吸患者而加剧大医院的“战时状态”?医联体合作会不会昙花一现,变成虎头蛇尾的“半拉子工程”?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各地应当及时出台完善针对医联体试点的考核办法,把合作业绩按一定权重纳入对龙头医院的考核,并考虑将结果与医院等级评审、医保支付额度甚至院长薪酬挂钩。同时,还要牵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个“牛鼻子”,把医保基金守门人的责任转嫁到医院身上去,让医疗机构告别同质化竞争,做好分内之事,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
作为自下而上蓬勃生长的改革,医联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折射着各试点地方的智慧。在学习借鉴这些模式的时候,各地也应选择和自身改革实施条件接近的地区作为样本,因地制宜地开展差别化探索。尽管医联体在未来不免也会遭遇“成长的烦恼”,但相信在不断修正形态、完善政策支撑的过程中,医联体前进的后劲儿会越来越足。
标签阅读: 医联体试点·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