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疗新闻 » 正文

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将是十三五基地建设重点

发布时间: 2020-08-01 06:33:43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国家卫计委在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至今我国共完成三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领域达到11个疾病。  日前,在全国卫生计生科教工作会议上,

       国家卫计委在“十三五”期间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至今我国共完成三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领域达到11个疾病。   日前,在全国卫生计生科教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十三五”期间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建设。   2016年,国家卫计委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引发和编制了《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重要文件,对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制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布局。   针对我国临床医学研究薄弱环节,国家卫计委与科技部等联合建设了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将其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方案,并会同财政部支持医科院实施“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国家不仅在资金投入上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而且初步构建了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指出,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要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和布局。刘谦强调,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是保障我国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从三方面做好规划,争取财政支持。   首先是创新基地平台的定位要清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要定位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要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好职能区分、互补和衔接。   其次是做好布局规划,即谋划好专业和地域布局,以及协同网络建设等问题,要避免出现新的重复和分散。   最后是发挥功能优势和特点。要充分发挥其整合平台的作用,将其建成临床转化研究、医研企协同创新、技术应用推广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   刘谦特别指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要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委级重点实验室等的平台建设,形成协同高效、开放联合的创新基地体系。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源自于2011年发布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由科技部联合卫生部、药监局等十部委共同制定,要求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   临床研究中心的职责和任务包括围绕本领域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提出本领域研究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优选二级、三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搭建研究网络,负责对研究网络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培育临床研究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循证评价研究,开展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评价研究等。   2014年发布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以科研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支持推进临床研究中心和研究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通过定期绩效评估,实施淘汰制度。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总后勤部卫生部作为管理部门,将委托评估咨询机构、学会等每3年~5年对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一次运行绩效评估。   自2013年至今我国共完成三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领域达到11个疾病。   附三批获得认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单:   第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     第二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     第三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