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龙杰
当地时间1月18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世卫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外传递了中国对全球卫生事业和世卫组织的支持和重视的信号,同时也表明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的积极贡献者。
中国形象——
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无论我个人还是世卫组织,都期待中国能对全球卫生作出更大贡献。”在习近平主席到访前几个小时,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告诉记者,他正准备迎接工作,对此次活动感到振奋。
作为世卫组织为数不多的中国籍高级官员之一,任明辉此前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在世卫组织任职后,他负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热带病事务。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任明辉认识到,世卫组织需要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中国不仅是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王陇德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健康与卫生事业的发展。“比如,世卫组织在协助中国应对流行病疫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15年,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世卫组织及时向中国通报疫情,中国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展开对MERS的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世卫组织也希望能在全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王陇德认为,世卫组织认可中国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人员学习中国经验,“比如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培养出赤脚医生,并建立起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解决了基层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这一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广泛推广。”
中国理念——
与世卫组织一致,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
培养赤脚医生等经验做法至今仍让世卫组织印象深刻,中国近十几年对全球卫生进步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任明辉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重大灾害卫生救援等行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比如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机构提供资金、分享经验、贡献产品、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勇于进取的领导者。
2016年7月,陈冯富珍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全球卫生合作共识。在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中,世卫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全球卫生的承诺,认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倡议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有利于本地区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60多个具有潜力的国家,其中包括公共卫生水平较低而使得整体经济增长潜能受限的世卫组织会员国,以及新的增长会给该国疾病防控和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带来挑战的会员国。对此,王陇德表示,各国间人员流动频繁,众多威胁健康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有利于中国健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世界范围内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该合作备忘录是中国与世卫组织数十年来在全球卫生领域合作成果的典范。”任明辉认为,从过去任何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都可能影响其他地区,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和冲击。当前,全球经济问题及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产生动摇,反映为当前一些国家减少了全球卫生合作投入资金或提出苛刻要求,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中国创新性地提出,健康完全可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通过支持各国加强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明辉说,中国的理念与世卫组织一致,表明中国正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也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
中国贡献——
有助应对全球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
王陇德强调,中国和世卫组织就推动全球卫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达成共识,这将把“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推向一个全新境界和高度,对中国和全球卫生安全与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研究项目执行负责人王云屏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中许多亚非国家开展了“南南”卫生合作。今后,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借助其遍布全球的办事处来动员资源,协调伙伴关系,引入国际标准和规范并参与相关规则的磋商和制定,打造新亮点,促进合作项目的对接与落地。
据了解,过去20年,中国已经与近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签署双多边卫生合作协议,与沿线国家共同发起和参与的国际(区域)卫生合作组织(机制)超过11个,包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国-中东欧合作、中阿合作、上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建立的卫生部长论坛和高级别会议。为推动区域和全球卫生治理改革,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回应全球卫生治理关切,如SARS、埃博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紧急医学救援,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老龄健康、全民健康覆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2030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实施等,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所贡献的理念、知识与实践、资金与技术、产品与服务,不仅改善了本国健康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有助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所导致的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王云屏说。中国正在做出榜样
□本报记者 叶龙杰
当地时间1月18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世卫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外传递了中国对全球卫生事业和世卫组织的支持和重视的信号,同时也表明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的积极贡献者。
中国形象——
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无论我个人还是世卫组织,都期待中国能对全球卫生作出更大贡献。”在习近平主席到访前几个小时,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告诉记者,他正准备迎接工作,对此次活动感到振奋。
作为世卫组织为数不多的中国籍高级官员之一,任明辉此前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在世卫组织任职后,他负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热带病事务。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任明辉认识到,世卫组织需要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中国不仅是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王陇德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健康与卫生事业的发展。“比如,世卫组织在协助中国应对流行病疫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15年,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世卫组织及时向中国通报疫情,中国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展开对MERS的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世卫组织也希望能在全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王陇德认为,世卫组织认可中国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人员学习中国经验,“比如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培养出赤脚医生,并建立起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解决了基层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这一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广泛推广。”
中国理念——
与世卫组织一致,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
培养赤脚医生等经验做法至今仍让世卫组织印象深刻,中国近十几年对全球卫生进步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任明辉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重大灾害卫生救援等行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比如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机构提供资金、分享经验、贡献产品、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勇于进取的领导者。
2016年7月,陈冯富珍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全球卫生合作共识。在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中,世卫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全球卫生的承诺,认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倡议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有利于本地区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60多个具有潜力的国家,其中包括公共卫生水平较低而使得整体经济增长潜能受限的世卫组织会员国,以及新的增长会给该国疾病防控和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带来挑战的会员国。对此,王陇德表示,各国间人员流动频繁,众多威胁健康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有利于中国健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世界范围内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该合作备忘录是中国与世卫组织数十年来在全球卫生领域合作成果的典范。”任明辉认为,从过去任何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都可能影响其他地区,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和冲击。当前,全球经济问题及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产生动摇,反映为当前一些国家减少了全球卫生合作投入资金或提出苛刻要求,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中国创新性地提出,健康完全可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通过支持各国加强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明辉说,中国的理念与世卫组织一致,表明中国正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也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
中国贡献——
有助应对全球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
王陇德强调,中国和世卫组织就推动全球卫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达成共识,这将把“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推向一个全新境界和高度,对中国和全球卫生安全与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研究项目执行负责人王云屏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中许多亚非国家开展了“南南”卫生合作。今后,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借助其遍布全球的办事处来动员资源,协调伙伴关系,引入国际标准和规范并参与相关规则的磋商和制定,打造新亮点,促进合作项目的对接与落地。
据了解,过去20年,中国已经与近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签署双多边卫生合作协议,与沿线国家共同发起和参与的国际(区域)卫生合作组织(机制)超过11个,包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国-中东欧合作、中阿合作、上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建立的卫生部长论坛和高级别会议。为推动区域和全球卫生治理改革,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回应全球卫生治理关切,如SARS、埃博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紧急医学救援,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老龄健康、全民健康覆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2030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实施等,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所贡献的理念、知识与实践、资金与技术、产品与服务,不仅改善了本国健康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有助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所导致的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王云屏说。
当地时间1月18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世卫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外传递了中国对全球卫生事业和世卫组织的支持和重视的信号,同时也表明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的积极贡献者。
中国形象——
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无论我个人还是世卫组织,都期待中国能对全球卫生作出更大贡献。”在习近平主席到访前几个小时,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告诉记者,他正准备迎接工作,对此次活动感到振奋。
作为世卫组织为数不多的中国籍高级官员之一,任明辉此前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在世卫组织任职后,他负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热带病事务。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任明辉认识到,世卫组织需要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中国不仅是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王陇德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健康与卫生事业的发展。“比如,世卫组织在协助中国应对流行病疫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15年,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世卫组织及时向中国通报疫情,中国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展开对MERS的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世卫组织也希望能在全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王陇德认为,世卫组织认可中国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人员学习中国经验,“比如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培养出赤脚医生,并建立起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解决了基层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这一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广泛推广。”
中国理念——
与世卫组织一致,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
培养赤脚医生等经验做法至今仍让世卫组织印象深刻,中国近十几年对全球卫生进步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任明辉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重大灾害卫生救援等行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比如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机构提供资金、分享经验、贡献产品、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勇于进取的领导者。
2016年7月,陈冯富珍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全球卫生合作共识。在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中,世卫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全球卫生的承诺,认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倡议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有利于本地区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60多个具有潜力的国家,其中包括公共卫生水平较低而使得整体经济增长潜能受限的世卫组织会员国,以及新的增长会给该国疾病防控和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带来挑战的会员国。对此,王陇德表示,各国间人员流动频繁,众多威胁健康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有利于中国健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世界范围内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该合作备忘录是中国与世卫组织数十年来在全球卫生领域合作成果的典范。”任明辉认为,从过去任何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都可能影响其他地区,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和冲击。当前,全球经济问题及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产生动摇,反映为当前一些国家减少了全球卫生合作投入资金或提出苛刻要求,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中国创新性地提出,健康完全可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通过支持各国加强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明辉说,中国的理念与世卫组织一致,表明中国正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也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
中国贡献——
有助应对全球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
王陇德强调,中国和世卫组织就推动全球卫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达成共识,这将把“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推向一个全新境界和高度,对中国和全球卫生安全与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研究项目执行负责人王云屏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中许多亚非国家开展了“南南”卫生合作。今后,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借助其遍布全球的办事处来动员资源,协调伙伴关系,引入国际标准和规范并参与相关规则的磋商和制定,打造新亮点,促进合作项目的对接与落地。
据了解,过去20年,中国已经与近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签署双多边卫生合作协议,与沿线国家共同发起和参与的国际(区域)卫生合作组织(机制)超过11个,包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国-中东欧合作、中阿合作、上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建立的卫生部长论坛和高级别会议。为推动区域和全球卫生治理改革,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回应全球卫生治理关切,如SARS、埃博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紧急医学救援,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老龄健康、全民健康覆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2030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实施等,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所贡献的理念、知识与实践、资金与技术、产品与服务,不仅改善了本国健康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有助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所导致的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王云屏说。中国正在做出榜样
□本报记者 叶龙杰
当地时间1月18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世卫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外传递了中国对全球卫生事业和世卫组织的支持和重视的信号,同时也表明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的积极贡献者。
中国形象——
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无论我个人还是世卫组织,都期待中国能对全球卫生作出更大贡献。”在习近平主席到访前几个小时,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告诉记者,他正准备迎接工作,对此次活动感到振奋。
作为世卫组织为数不多的中国籍高级官员之一,任明辉此前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在世卫组织任职后,他负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热带病事务。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任明辉认识到,世卫组织需要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中国不仅是全球卫生合作重要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王陇德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健康与卫生事业的发展。“比如,世卫组织在协助中国应对流行病疫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15年,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世卫组织及时向中国通报疫情,中国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展开对MERS的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世卫组织也希望能在全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王陇德认为,世卫组织认可中国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人员学习中国经验,“比如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培养出赤脚医生,并建立起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解决了基层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问题,这一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广泛推广。”
中国理念——
与世卫组织一致,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
培养赤脚医生等经验做法至今仍让世卫组织印象深刻,中国近十几年对全球卫生进步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任明辉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重大灾害卫生救援等行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比如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机构提供资金、分享经验、贡献产品、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卫生治理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勇于进取的领导者。
2016年7月,陈冯富珍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全球卫生合作共识。在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中,世卫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全球卫生的承诺,认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倡议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有利于本地区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60多个具有潜力的国家,其中包括公共卫生水平较低而使得整体经济增长潜能受限的世卫组织会员国,以及新的增长会给该国疾病防控和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带来挑战的会员国。对此,王陇德表示,各国间人员流动频繁,众多威胁健康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有利于中国健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世界范围内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该合作备忘录是中国与世卫组织数十年来在全球卫生领域合作成果的典范。”任明辉认为,从过去任何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都可能影响其他地区,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和冲击。当前,全球经济问题及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产生动摇,反映为当前一些国家减少了全球卫生合作投入资金或提出苛刻要求,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中国创新性地提出,健康完全可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通过支持各国加强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明辉说,中国的理念与世卫组织一致,表明中国正将健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也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
中国贡献——
有助应对全球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
王陇德强调,中国和世卫组织就推动全球卫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达成共识,这将把“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推向一个全新境界和高度,对中国和全球卫生安全与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研究项目执行负责人王云屏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中许多亚非国家开展了“南南”卫生合作。今后,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借助其遍布全球的办事处来动员资源,协调伙伴关系,引入国际标准和规范并参与相关规则的磋商和制定,打造新亮点,促进合作项目的对接与落地。
据了解,过去20年,中国已经与近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签署双多边卫生合作协议,与沿线国家共同发起和参与的国际(区域)卫生合作组织(机制)超过11个,包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国-中东欧合作、中阿合作、上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建立的卫生部长论坛和高级别会议。为推动区域和全球卫生治理改革,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回应全球卫生治理关切,如SARS、埃博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紧急医学救援,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老龄健康、全民健康覆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2030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实施等,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所贡献的理念、知识与实践、资金与技术、产品与服务,不仅改善了本国健康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有助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所导致的健康脆弱性和不公平问题。”王云屏说。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