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一名青年临床医生我深知扎实的基本功及广博的知识面的重要性,完成了学生时代的初期积累后,我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之旅。 初到北大妇儿医院,刚刚适应了新环境,便迎来了儿科第二届医护配合大赛。和以往参加过的比赛模式不同,此次是以情景模拟的形式来训练医护的相互配合,强化医护对儿科急救知识的掌握。这种比赛模式一开始就让我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曾有人比喻儿科为“哑”科,为了面对表达能力不强、病情变化又极其迅速的小患者,儿科医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儿科急救知识和掌握病情,同时临床中任何一种诊疗及抢救行为都不是医生的独角戏,医护的配合亦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相信这种比赛形式可以帮助参赛者补充急救知识,还能和护士们有更多磨合,对我这样的小医生开展今后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幸运的是,通过抽签的方式,我被选中代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参加此次医护技能大赛。类似的专业技能比赛在医院里并不少见,但赛前我们全科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准备。我们对儿科各专业急重症的处理指南进行了详细梳理,并进行了实际的模拟训练。通过全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最终我们团队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这次大赛不但让我在临床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激起了我对青年医生自身修养的反思。 书本、资料、老师、护士…… 到处都有诊疗线索 没有病人会按照书本生病,但这并不代表书本知识是无用的,临床上同样的病可以千变万化,比如顽固诡谲的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机体免疫的识别和攻击,相应的在病人身上产生不同的表现。单纯的纸上谈兵是完全不够的,医学是接地气的科学存在,医生更应该在病人中、在诊疗中成长。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对书本知识已有初步掌握的青年医生,更应该从病人身上学习,在每一次的诊疗工作中提升自己,而后再次回归书本夯实知识。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喜欢查看病人的资料,尤其是来自院外的资料常会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在老师的查房中,不仅要听细节,更要体会老师点评背后对疾病鉴别诊断的思路。即使不是自己的病人,也可以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见多必然识广,只有点滴的积累才会有实力的提升。 同时要重视与护士的沟通配合,往往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会提供对病人病情变化极有价值的信息,在对病人的急救过程中尤其如此,只有医护相互沟通、相互提醒、合作默契,才能实现对病人的成功救治。 腿勤、眼勤、沟通勤…… 就能获得家属支持 虽然儿科是“哑”科,但儿科医生可不能装聋作哑,尤其是在诊疗过程中,细节有时恰恰是成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对患儿密切的监测以及对危重症进行有效的处理才可以达到好的治疗收益。大家都有体会,在管理重症病人时腿勤、眼勤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小小的疏忽可能造成极大的隐患。 天下父母心,谁家的宝贝生了病想必都会万分焦急,恨不能以其自身代之受苦,所以对于儿科医生来说,不但要培养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还要作为一名和蔼、有亲和力的沟通者。目前医疗环境较为紧张,在此种环境下我们更要严于律己,临床上谨小慎微、严谨务实,在沟通交流上更要尽可能地如实交代病情,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具备医学知识的我们,经常觉得好多事情不用解释,话语中不乏生涩的专业词汇,那么家长必定感觉云里雾里、晦涩难懂,更加疑惑,所以沟通的技巧、内容、语气均是我们应该逐渐完善的方面。医患本是一家,共同的目的就是与疾病作斗争,所以保持一颗仁爱平和的心,适当地安抚家长也是诊疗过程是否顺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考试、比赛、发文章…… 压力大收获也大 医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所有的考试比赛乃至发表专业论文,它们的目的均是给予我们压力和动力去充实提升自己,即使失败了又怎样,至少过程中我们有所学就是另一种胜利。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还要慢慢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只要努力过自然有收获。 编后 扎实的基本功底,敏捷的反应速度,流畅的医护配合,这是临床抢救中应具备的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训练与实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医护配合抢救技能大赛”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根据儿科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设计情景模拟题目,考察医护人员临床操作、反应速度、沟通技巧等。正像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所言,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是让青年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医护之间的协调配合。因为临床上的抢救成功,绝大多数都是团队协同作战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