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芳□
■眼界要宽,范围应广
“一提起健康,人们似乎总是先想到医疗或是医疗机构。但健康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放宽眼界,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每一个与健康相关的‘因子’都发光发热。”即将在上海市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将“社会动员”列为四大关键词之一,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印象深刻,很有共鸣。
曾益新说,医疗保障获得、疾病防控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工作环境营造、健康锻炼条件获得、健康维护能力增强、健康知识宣教、健康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以及绿色环境的保护、特殊群体的照护等,都应作为健康促进的题中之意。
基于这一认知,他认为,与健康相关的社会动员,应该放宽视野,广泛覆盖。各方面都应义不容辞重视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健康促进工作。如政府应在政策制定引导、顶层设计方面发力,同时着力扩大民间社会参与决策的空间。政府相关部门如规划、建设、食药监等应在工作中贯彻健康理念,前置健康概念;民间社会组织应探索机会和创新措施,倡导、参与更多健康议题,促进健康相关工作的推进和监督;企业应该有保健、环保等健康意识;媒体应该肩负更多健康促进责任,广泛、充分、科学、客观地传递健康理念及信息……
“特别要提出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参与全民健康作为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认识到自身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这样的意识自我动员,行动起来。”曾益新说。
■方式多样化,落地见真章
“过去,我们过多关注经济发展,如果参考由经济增长而获益的健康保障水平提升,这样的关注无可厚非。但健康促进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健康意识不停留于此,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阶段和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曾益新认为,当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健康社会动员方面的差距,就主要体现在全社会健康意识、理念方面。拉近差距、填平鸿沟,同样需要从社会动员发力。
他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密集地通过各种政策、规划、讲话,进行着自上而下的动员,特别是近期,高规格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以及即将召开的全球健促大会,一方面释放明确而强烈的信号,昭示了党和政府对于健康促进的极大重视、关注;另一方面,明确了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蓝图规划。这些都有助于社会动员的其他相关方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确认和参与度提升,真正把国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发展。
“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把这些信号、倡导转化为实际行动。”曾益新认为,当前社会动员方面,尤其需要在提升意识的基础上拓展方式、路径,在此方面,不少组织、个人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比如,行业、学术团体除加强了倡议、宣教,也开始积极参与监督、维权;一些明星群体除了公益代言、捐款,也开始成立一些特色各异的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做健康宣传、疾病巡诊,传导健康理念;甚至一些个人,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发动社会关注,倡导健康生活……而根据本届全球健促大会的阐释,社会动员成功的关键是要最大程度地动员青少年独特的积极性、精神和社交媒体知识,确保他们充分参与社会行动和政治程序。再次,新媒体的作用被提到了显著位置。
曾益新表示,期待健康动员的方法、形式更丰富,群体更庞大,最大可能影响更多人、角落、领域,真正成为全社会高度自觉、自发的行动。这才是健康促进的终极目标。
■眼界要宽,范围应广
“一提起健康,人们似乎总是先想到医疗或是医疗机构。但健康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放宽眼界,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每一个与健康相关的‘因子’都发光发热。”即将在上海市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将“社会动员”列为四大关键词之一,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印象深刻,很有共鸣。
曾益新说,医疗保障获得、疾病防控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工作环境营造、健康锻炼条件获得、健康维护能力增强、健康知识宣教、健康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以及绿色环境的保护、特殊群体的照护等,都应作为健康促进的题中之意。
基于这一认知,他认为,与健康相关的社会动员,应该放宽视野,广泛覆盖。各方面都应义不容辞重视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健康促进工作。如政府应在政策制定引导、顶层设计方面发力,同时着力扩大民间社会参与决策的空间。政府相关部门如规划、建设、食药监等应在工作中贯彻健康理念,前置健康概念;民间社会组织应探索机会和创新措施,倡导、参与更多健康议题,促进健康相关工作的推进和监督;企业应该有保健、环保等健康意识;媒体应该肩负更多健康促进责任,广泛、充分、科学、客观地传递健康理念及信息……
“特别要提出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参与全民健康作为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认识到自身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这样的意识自我动员,行动起来。”曾益新说。
■方式多样化,落地见真章
“过去,我们过多关注经济发展,如果参考由经济增长而获益的健康保障水平提升,这样的关注无可厚非。但健康促进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健康意识不停留于此,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阶段和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曾益新认为,当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健康社会动员方面的差距,就主要体现在全社会健康意识、理念方面。拉近差距、填平鸿沟,同样需要从社会动员发力。
他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密集地通过各种政策、规划、讲话,进行着自上而下的动员,特别是近期,高规格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以及即将召开的全球健促大会,一方面释放明确而强烈的信号,昭示了党和政府对于健康促进的极大重视、关注;另一方面,明确了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蓝图规划。这些都有助于社会动员的其他相关方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确认和参与度提升,真正把国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发展。
“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把这些信号、倡导转化为实际行动。”曾益新认为,当前社会动员方面,尤其需要在提升意识的基础上拓展方式、路径,在此方面,不少组织、个人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比如,行业、学术团体除加强了倡议、宣教,也开始积极参与监督、维权;一些明星群体除了公益代言、捐款,也开始成立一些特色各异的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做健康宣传、疾病巡诊,传导健康理念;甚至一些个人,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发动社会关注,倡导健康生活……而根据本届全球健促大会的阐释,社会动员成功的关键是要最大程度地动员青少年独特的积极性、精神和社交媒体知识,确保他们充分参与社会行动和政治程序。再次,新媒体的作用被提到了显著位置。
曾益新表示,期待健康动员的方法、形式更丰富,群体更庞大,最大可能影响更多人、角落、领域,真正成为全社会高度自觉、自发的行动。这才是健康促进的终极目标。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健康促进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