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旭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持续紧张,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专家认为,正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分级诊疗体系,患者不得不大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诊体验,这一切都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最直接诱因。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近日,山东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了山东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情况,以医联体建设畅通双向转诊,实现了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对基层的纵向联合全覆盖。山东加大力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还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袭燕介绍,“山东以110种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诊疗为突破口,去年在潍坊、东营、威海3个市和章丘等22个县(市、区)先行开展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省17个市已全部出台分级诊疗实施意见,在市域内部署开展了分级诊疗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紧密型、松散型、集团化、托管型等医联体建设,目前,全省已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200多家。”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基层放心看病就医,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基础。”在袭燕看来,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才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的。她介绍,现在山东省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率分别为92%、86.5%和95%。同时,全面完成为每个乡镇培训1名全科医生、每个社区培训3名全科医生的任务。2015年起为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离岗老年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每满1年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服务的“网底”。
医联体的建设成为山东医改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据了解,紧密型、松散型、集团化、托管型等医联体建设,实现了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对基层的纵向联合全覆盖。联合体内部实行技术共享、专业共建、人才共有,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基本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下沉”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来,山东取得了优异成绩单。潍坊市在中心城区启动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制度;高密市组建了高康、密康、福康三大医疗集团,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30个病种开展县域分级诊疗模式试点。济宁市建立了“三级医院带、二级医院建、一级医院跟”的指导联系机制,推动患者在专科体系内双向转诊,构建了“点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济南市平阴县以县级医院信息化和居民健康数据为支撑,以糖尿病、高血压管理为切入点,实现慢病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基层治疗。
自2012年起,山东省在城市社区和农村推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累计签约4696.6万人,签约率达到47%。签约服务坚持居民自愿的原则,以老年人、慢性病、孕产妇、儿童等为重点人群,由家庭医生团队负责签约居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并提供就医路径指导、转诊预约等服务,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标签阅读: 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