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疗新闻 » 正文

网络筹款治病不能失了信任坏了规则

发布时间: 2020-08-06 03:50:00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近日,苏州市立医院的医生发现,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该院接受手术出院后,其子在某网络众筹平台募捐30万元,声称治病已用光全家积蓄,下阶段每月用药仍需五六万元。然而,医院掌握的信息却显示,患者已产生

□余运西□

近日,苏州市立医院的医生发现,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该院接受手术出院后,其子在某网络众筹平台募捐30万元,声称治病已用光全家积蓄,下阶段每月用药仍需五六万元。然而,医院掌握的信息却显示,患者已产生的医疗费用共计17000元,自费仅6800元,医生也从没说过今后每月需五六万元,而是预测直到治愈,其自付医疗费用总计为3万元左右。
通过网络众筹平台填补一部分人的大病医疗费用缺口当然是善举,但一段时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类似的“救救我”主题筹款越来越多,让人真假难辨。重病、家贫,加上患者对生命的留恋、家属对亲人的不舍,很多热心网友为此纷纷慷慨解囊。然而,有关“爱心被别人利用”的担忧却从来没有解除。
网络骗捐,动用了社会公共资源,利用了网友的善心善举。如此滥用并筹走社会的信任,会让网友的捐款更加谨慎,让爱心的表达受限;同时,以后真正有人需要帮助时却很难通过网络筹到救命钱,这一部分患者的生存空间就这样被挤占。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虚假慈善诈骗难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和规则。
虽说多数人是迫于无奈,才将自己的隐私和痛苦公之于众,但如果信息的真实性仅仅依赖于求助人自律,那么在自媒体或朋友圈这个充斥着各种虚假广告、伪劣商品的平台开展大病筹款,其可信性和可行性都会大打折扣。当前,这些网络平台并不对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诊断书、出院证明之类,也难以明确求助人已有的花费和将来必然新增的开销。求助人的具体情况怎样?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是否虚报医疗费用?善款究竟用到了何处?对这些问题不加考量,整个过程监督缺位,程序也不公开,那所谓的网络众筹就很可能成为骗捐温床。
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尤其在重大疾病方面,保障水平非常有限,求助渠道也严重缺乏,网络公益众筹可以起到补充作用。此外,与传统慈善组织相比,网络众筹的程序相对简单,平台的高效、便捷也为很多急需资金的求助人解了燃眉之急。但如果指望网络对募捐信息自带净化功能,或指望网友一个个练就火眼金睛,显然不现实。
根据媒体调查,一般募捐平台都要从募捐金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既然如此,平台就负有审核的义务。而且,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对募捐平台这种模式的监管仍是空白。按照最新出台的《慈善法》,这种由求助者个人发起的募捐也不违法。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法规制定跟不上新情况”的问题也许会长期存在。对这些新问题,即便无法预估,也应该在相关情况出现后尽快出台相应的监管法规,让爱心的释放无后顾之忧。
本栏目文章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投稿请发至mzpljkb@163.com
 
(文/小编)

标签阅读: 网络筹款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