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疗新闻 » 正文

组团式援藏让患者大病不出藏

发布时间: 2020-08-06 08:42:03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记者 叶龙杰□去年8月,全国94家三甲医院选派300多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组成8支医疗队开展ldquo;组团式rdquo;援藏工作。目前,许多第一批参与工作的专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

□本报记者 叶龙杰□

去年8月,全国94家三甲医院选派300多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组成8支医疗队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目前,许多第一批参与工作的专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回到内地,第二批专家在今年8月也陆续“落户”西藏的各家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随着“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开展,受援医院的整体技术能力正逐步提升,当地患者“大病不出藏”的目标也正逐步实现。
让新技术在当地生根
许多在内地本应早早得到诊断治疗疾病,在西藏却可能由于地理、交通因素而长期得不到诊治。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援藏专家盛琴慧不久前治疗了一位88岁的患者。这位患者患有心律失常,病史已有50多年。
“在这50多年里,这位患者的病症反复发作,其间经历怎样的痛苦难以想象。”盛琴慧说,患者长期没有治疗的原因在于家住牧区,远赴一次拉萨市已属不易,再经拉萨市前往内地更是困难。
据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相关医务人员介绍,该院一直没有能够独立开展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医生,而该手术对一些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取得很好的根治效果。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该院从内地邀请了一些专家前来做手术,但总量只有几例。专家走后,相关设备也就闲置下来,让许多原本能够得到治疗的患者止步于医院门外。
“所以此次援藏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将心脏射频消融术在当地开展起来。”盛琴慧说,首先要培养当地的医生,从最开始示范到手把手地教,每台手术都比在内地开展多花几个小时,“因为在内地培养一名能够独立开展这项手术的医生至少需要2年~3年,而在西藏我们设定的时间是1年”。由于射频消融术需借助X线透视,手术医生要身着几十斤重的铅衣,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盛琴慧也坦言比在内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去年12月进藏至今,在盛琴慧的推动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开展近50例心脏射频消融术。“目前,我带的学生已经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手术。”盛琴慧说。
把医生领上规范诊疗之路
“学科建设是做强三甲的核心,也是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重要保证。”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自去年8月起,依托“组团式”援藏工作,该院确定重点专科8个,制定了专科发展规划36个。2015年8月~2016年6月,该院开展临床新技术50项,其中援藏专家开展32项、指导医院开展49项,既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指导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的肾穿刺活检、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新技术、新业务,也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指导开展的肾上腺相关疾病、电解质紊乱及凝血疾病筛查等新病种的诊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则在西藏推广了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腹腔镜下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等一系列新术式。
据介绍,该院当前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质控)中心,创建了远程医学中心。检验科通过了ISO15189的质量认证,西藏地区影像中心也在积极筹备中,麻醉、手术和重症保障平台的建设效果显著。同时,该院数字图书馆和“查新”中心已建成并试运行,逐步覆盖全自治区,解决一线医、护、管理人员的文献查阅和检索需求。
“前两天,我就给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布置了两项科研课题,一项是研究西藏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路径,另一项是针对去年发现的首例西藏血友病病例进行分析。这两项研究能够对今后完善治疗手段提供很好的借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援藏专家侯新琳表示,援藏期间她发现当地的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规范性的诊疗路径和清晰的诊疗思路。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儿科医生与内地一样面临沉重的工作压力,有的医生甚至多年没有进修学习过。
学生忙,出不了远门,那么老师就主动向学生靠近。援藏已经两个多月,侯新琳每周例行举办一次讲课活动,每月参与读书报告活动,一看到最新的诊疗规范马上发到微信群里与当地医生共享。在给当地医生充电的同时,侯新琳也给自己加压,提出在近期新设神经重症患儿的随访门诊,“设了门诊、定了流程,同时把当地医生带起来,今后当地患儿出院后出现癫痫、脑瘫等后遗症的风险也有望大大降低”。
相关疾病转院率明显下降
据了解,自“十二五”以来,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部门共接收援藏项目、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11.7亿元,各对口支援单位派遣医疗队300批次,培训当地卫生计生技术人员4.3万次,在藏门诊接诊41万余人次,开展手术近2万余台次。其中,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已投入3.2亿元,建设重点专科52个,完善规章制度788项,在藏培训900余场次,结对帮带西藏医务人员292人,支持西藏的医院立项56个科研项目,推广新技术和新业务348项,实现50种大病、300多种中等程度的疾病不出自治区和患者所在地市就能得到诊治。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随着“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开展,该院诊疗技术水平提升,当地医护工作者在相关疾病诊治方面增强了自信。通过技术帮扶、技术创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疾病诊断能力和诊治水平显著提高,相关疾病的转院率明显下降。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援藏专家也与该院医生密切配合,指导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使一些濒临险境的患者转危为安,也使更多的患者因为当地医疗技术的进步免去长途奔波之苦。
“建议加大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协调力度,按照学科建设需求组派专家,形成工作合力。”在今年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上,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王云亭表示,当前西藏卫生计生事业还面临以下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相对不均的状况依然存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艰巨,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形势严峻;三是卫生计生人员总量不足,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术骨干严重缺乏。按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需要以“1+7”医院为重点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借助“组团式”援藏专家团队的管理、技术、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文/小编)

标签阅读: 援藏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