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早诊最难

发布时间: 2020-04-17 05:05:42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刘 冰  核心阅读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对于赢得生存几率至关重要。患者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即腹痛、腹部搏动性肿块和发热。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检查对诊

 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刘 冰
 

  核心阅读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对于赢得生存几率至关重要。患者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即腹痛、腹部搏动性肿块和发热。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检查对诊断本病最有帮助。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临床十分少见,患者死亡率高,漏诊率也高,患者经常在出现菌血症、败血症或动脉瘤破裂时才被识别。早期诊断对于赢得生存几率至关重要,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感染、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动脉重建方式的选择。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快速做出决策,制定最优手术方案。

  典型病例大多有三联征

  早期诊断对降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死亡率至关重要。2001年,有国外学者提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主要特征为:一、发热,C反应蛋白及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血培养阳性。二、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不规则的主动脉扩张而无瘤壁钙化的表现;多灶性囊状动脉瘤;主动脉壁周低密度软组织肿块或可见气体; 主动脉管径急速扩张。三、术中腹主动脉壁周可见炎性肉芽肿或脓液,标本培养阳性。患者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即腹痛、腹部搏动性肿块和发热。通常彩超及CT血管造影检查对诊断本病最有帮助。

  早期使用抗生素应足量

  为预防脓毒血症、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及术后严格静脉联合口服抗生素非常关键,尤其对腔内治疗术后的患者,因未清除感染灶,并且移植物与感染灶直接接触,抗生素的应用成为控制感染的唯一手段并决定手术的成败。入院后一经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时,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并根据血培养结果随时调整,尽管高达50%的病例血培养为阴性,然而即使这样也不能排除感染的存在。

  腔内修复术可做首选

  从外科角度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起病急,大多数患者因动脉瘤破裂而急诊入院,病情较危重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难以承受传统手术的打击,乃至围手术期死亡率很高,且远期疗效也不理想。对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仍存有争议。细菌的毒力和感染程度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动脉重建目前主要有3种术式:一是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二是原位血管重建;三是腔内治疗。接受外科手术者,术后30天死亡率在25%~36%,而腔内修复术死亡率则在10%~20%。对有重度感染或血管条件无法行原位重建者,可选择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腋-双股血管重建;二是结肠旁沟血管重建。

  近年来兴起的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减少手术创伤,简化操作,尤其适用于高危腹主动脉瘤患者,但因未清除感染灶,移植物直接接触感染灶,此手术方式是否安全可行,仍需进一步探讨。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发病率低,诊治困难,不经处理病死率100%。我们的初步临床实践表明,腔内修复术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风险较小、简便易行的术式选择,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深入研究,且患者术后须密切随访。(衣晓峰  王  雪整理)


 
(文/小编)

标签阅读: 腹主动脉瘤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