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 嘉□
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实现了从局部探索到全面实施的历史性跨越。住培制度实施两年多来成效初现,却也频遭吐槽,多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全新的国家制度将给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个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我国又遭遇了哪些阻碍?住培制度要实现“叫好又叫座”需在哪里发力突围?从今日起,本报将刊出聚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系列报道。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总体规划,2015年,全国各省市全面启动住培工作;到2020年前,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必须在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才能当医生。住培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广大的住培学员最有体会。
■有学习的快乐,也有缺钱的烦恼
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梅青,2015年毕业后签约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现在正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参加住培。经过几个月的轮转,梅青俨然已是病房的“小当家”,自己基本能独当一面,还时常为新进科的进修医生和实习生答疑解惑。
梅青说,在管病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临床工作虽然忙碌,有时要晚上10时多才能回家,但与读研期间轮转相比,见到的病种更多,学到的东西也多。比如,以失算、左右失认为特征的古茨曼综合征,自己以前只在教科书上见过,没想到在住培期间能遇到真正的病人。
“多学科会诊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梅青说,上学时更多关注神经内科领域的疾病,真正到了临床一线,才发现病人往往不只是单一疾病,同时还会伴有消化、心脏、感染等方面的问题。听听多科专家的意见,看他们如何综合考虑患者整体情况,妥善处理治疗矛盾,很受启发。
但“钱不够花”的苦恼也在困扰着27岁的梅青。梅青现在的月收入4000多元,宣武医院为住培学员联系了附近的招待所,可以享受每月700元房租的4人间,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每月所剩无几。梅青和男友是大学同学,双双应聘到北京的医院,眼看到了成家的年龄,但北京高昂的房价,让两个年轻人望而却步。
■“从最基本做起,踏踏实实挺好”
“对于定向医学生来说,毕业后在服务期内的前3年,能在省级三甲医院参加住培,真是太重要了。”已在住培基地培训半年多的新乡医学院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小石说,“如果我们本科毕业后直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很难提高自己,或许一辈子都是乡镇卫生院现有的水平。通过住培,我们在所见的病种、医患沟通、规范化操作、临床用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2015年6月,小石毕业后按照协议被当地卫生局派遣到河南的一家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根据河南省的有关政策,前3年需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培。
小石说,他已经轮转了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目前正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轮转,主要学习临床基本技能的规范化操作。“每个科室每月都有两次教学查房、两次小讲座等学习活动,还会组织住院医师教学沙龙。基地培训管理和考核也都很严格,住培学员每个月都要向基地上交考核材料。”(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刚开始培训时,小石和其他学员一样都感觉提不起劲儿:住培学员就是干活的、不受重视,动手机会少,每天都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小石慢慢感觉到,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说,还是应该踏踏实实从临床工作最基本的做起。对于一个高难度的手术,关键操作带教老师是不会让你做的;平时,带教老师工作也很繁忙,没时间和学员过多交流,应该自己多学习、多观察,慢慢体会、积累经验,不能好高骛远。
对于定向住培生来说,待遇过低也是一大槽点。小石说,他所在的培训基地待遇不错,每月的收入包括省财政专项补助1000元,住培基地发放的包括国家补助在内的2500元,再加上派出单位发的1200多元。此外,基地住宿全免费,条件较好。不过,对于住培生来说,国家和省级补助是一样的,基地补助和派出单位的工资则各有不同。在其他基地的同学,大部分每月派出单位的工资只有685元,超过1000元的寥寥无几,有些派出单位担心大家住培后不回去,甚至在住培期间不发工资,而是要求3年住培完成后一次性补发。
■期望学到真本事、宽与专结合更好
采访中,很多硕士、博士学历的住培学员对于住培制度也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轮转科室把学员当成廉价劳动力,“只用不教”,导致一些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仍然没有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过最基本的阑尾手术。一些医院的上级医师也表示,许多住院医师住培结束返回医院后,不能独立承担工作,甚至还不如以前本院自己培养出来的医生实际工作能力强。
作为住培制度推广后,研究生学习和住培并轨的学员,小王已在规培基地培训了1年半。至今,她都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作为第一助手参与手术的场景。那是2015年腊月里最后一个手术日,所有进修医生已回家,只剩下几位规培住院医师。外科带教老师看到几张年轻的面孔仍都守在手术室里,自己也会心一笑。他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渴望,于是一步一步带着小王完成了手术,其余几位同学也头一回得到了缝合伤口的机会。等到华灯初上,他们走出手术室,几名年轻人甚至激动地掉下眼泪。
小王说,这次手术也是她迄今唯一真正上手参与手术。平日里,住培生更多的只是拉钩、钉皮、接送患者。对于前不久网上曝光的某医院科室谢绝实习、住培、进修医生使用科室饮水机的事件,小王也表示,这种“内外有别”对于住培生并不陌生。有的带教老师有意无意会给本科室的住院医师更多机会,接送患者等杂活则全部交给轮转的住院医生。“在医院里,我们都是‘外来户’。”
一些硕士、博士学历的住培学员则提出自己的希望,即轮转计划能够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安排,让宽与专更好结合。心脏外科博士小马对记者说,住培是为了拓宽知识面,给住院医师打基础,自己最应该轮转的科室包括心内科、肾内科、介入科,现在这些科室的轮转时间偏少。神经外科博士小刘则表示,他非常需要轮转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影像科等,但目前的住培方案还是以普外科和骨科为主的大锅饭模式。
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实现了从局部探索到全面实施的历史性跨越。住培制度实施两年多来成效初现,却也频遭吐槽,多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全新的国家制度将给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个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我国又遭遇了哪些阻碍?住培制度要实现“叫好又叫座”需在哪里发力突围?从今日起,本报将刊出聚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系列报道。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总体规划,2015年,全国各省市全面启动住培工作;到2020年前,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必须在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才能当医生。住培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广大的住培学员最有体会。
■有学习的快乐,也有缺钱的烦恼
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梅青,2015年毕业后签约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现在正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参加住培。经过几个月的轮转,梅青俨然已是病房的“小当家”,自己基本能独当一面,还时常为新进科的进修医生和实习生答疑解惑。
梅青说,在管病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临床工作虽然忙碌,有时要晚上10时多才能回家,但与读研期间轮转相比,见到的病种更多,学到的东西也多。比如,以失算、左右失认为特征的古茨曼综合征,自己以前只在教科书上见过,没想到在住培期间能遇到真正的病人。
“多学科会诊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梅青说,上学时更多关注神经内科领域的疾病,真正到了临床一线,才发现病人往往不只是单一疾病,同时还会伴有消化、心脏、感染等方面的问题。听听多科专家的意见,看他们如何综合考虑患者整体情况,妥善处理治疗矛盾,很受启发。
但“钱不够花”的苦恼也在困扰着27岁的梅青。梅青现在的月收入4000多元,宣武医院为住培学员联系了附近的招待所,可以享受每月700元房租的4人间,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每月所剩无几。梅青和男友是大学同学,双双应聘到北京的医院,眼看到了成家的年龄,但北京高昂的房价,让两个年轻人望而却步。
■“从最基本做起,踏踏实实挺好”
“对于定向医学生来说,毕业后在服务期内的前3年,能在省级三甲医院参加住培,真是太重要了。”已在住培基地培训半年多的新乡医学院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小石说,“如果我们本科毕业后直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很难提高自己,或许一辈子都是乡镇卫生院现有的水平。通过住培,我们在所见的病种、医患沟通、规范化操作、临床用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2015年6月,小石毕业后按照协议被当地卫生局派遣到河南的一家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根据河南省的有关政策,前3年需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培。
小石说,他已经轮转了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目前正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轮转,主要学习临床基本技能的规范化操作。“每个科室每月都有两次教学查房、两次小讲座等学习活动,还会组织住院医师教学沙龙。基地培训管理和考核也都很严格,住培学员每个月都要向基地上交考核材料。”(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刚开始培训时,小石和其他学员一样都感觉提不起劲儿:住培学员就是干活的、不受重视,动手机会少,每天都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小石慢慢感觉到,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说,还是应该踏踏实实从临床工作最基本的做起。对于一个高难度的手术,关键操作带教老师是不会让你做的;平时,带教老师工作也很繁忙,没时间和学员过多交流,应该自己多学习、多观察,慢慢体会、积累经验,不能好高骛远。
对于定向住培生来说,待遇过低也是一大槽点。小石说,他所在的培训基地待遇不错,每月的收入包括省财政专项补助1000元,住培基地发放的包括国家补助在内的2500元,再加上派出单位发的1200多元。此外,基地住宿全免费,条件较好。不过,对于住培生来说,国家和省级补助是一样的,基地补助和派出单位的工资则各有不同。在其他基地的同学,大部分每月派出单位的工资只有685元,超过1000元的寥寥无几,有些派出单位担心大家住培后不回去,甚至在住培期间不发工资,而是要求3年住培完成后一次性补发。
■期望学到真本事、宽与专结合更好
采访中,很多硕士、博士学历的住培学员对于住培制度也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轮转科室把学员当成廉价劳动力,“只用不教”,导致一些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仍然没有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过最基本的阑尾手术。一些医院的上级医师也表示,许多住院医师住培结束返回医院后,不能独立承担工作,甚至还不如以前本院自己培养出来的医生实际工作能力强。
作为住培制度推广后,研究生学习和住培并轨的学员,小王已在规培基地培训了1年半。至今,她都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作为第一助手参与手术的场景。那是2015年腊月里最后一个手术日,所有进修医生已回家,只剩下几位规培住院医师。外科带教老师看到几张年轻的面孔仍都守在手术室里,自己也会心一笑。他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渴望,于是一步一步带着小王完成了手术,其余几位同学也头一回得到了缝合伤口的机会。等到华灯初上,他们走出手术室,几名年轻人甚至激动地掉下眼泪。
小王说,这次手术也是她迄今唯一真正上手参与手术。平日里,住培生更多的只是拉钩、钉皮、接送患者。对于前不久网上曝光的某医院科室谢绝实习、住培、进修医生使用科室饮水机的事件,小王也表示,这种“内外有别”对于住培生并不陌生。有的带教老师有意无意会给本科室的住院医师更多机会,接送患者等杂活则全部交给轮转的住院医生。“在医院里,我们都是‘外来户’。”
一些硕士、博士学历的住培学员则提出自己的希望,即轮转计划能够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安排,让宽与专更好结合。心脏外科博士小马对记者说,住培是为了拓宽知识面,给住院医师打基础,自己最应该轮转的科室包括心内科、肾内科、介入科,现在这些科室的轮转时间偏少。神经外科博士小刘则表示,他非常需要轮转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影像科等,但目前的住培方案还是以普外科和骨科为主的大锅饭模式。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