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2016年第二季度学术会议暨中美眩晕学院规范化诊疗城市巡讲北京站6月16日在保利大厦酒店成功召开!
2016年6月16日,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2016年第二季度学术会议暨中美眩晕学院规范化诊疗城市巡讲北京站在保利大厦酒店正式召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秘书长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主任赵性泉教授、美国UCLA大学医学中心田军茹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蒋子栋教授、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鞠奕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进行现场报告,来自祖国各地的近五百位医师参与此次盛会,反响热烈,本次大会由龙灯瑞迪制药公司独家承办。
樊东升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樊东升教授表示,由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主办的中美眩晕学院巡讲作为目前辐射全国最多城市的规范化巡讲活动,构建了神经、耳鼻喉、骨科等多学科的诊疗平台,扎扎实实地为进一步提升眩晕诊疗服务、推进全国分级诊疗服务而不懈努力着!为全面提高眩晕领域诊疗水平不遗余力的奋斗!
赵性泉 教授
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秘书长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主任赵性泉教授做了主题演讲《眩晕诊疗中的若干问题》,赵性泉教授在报告中,详细的从理解前庭疾病国际分类的症状及定义,到强调病史询问和查体的重要性,再到诊断标准的掌握是避免诊断泛化的关键,最后讲道随访观察是最终诊断的利器,从以上四个方面深刻的讲解了眩晕诊治中临床遇到的问题。
据悉,自2013年北京脑血管防治协会举办眩晕巡讲以来,集结了全国近30位多学科权威专家为全国近60余个地方进行巡讲、培训,同时为千余位基层医生进行了临床调研,真真切切的为解决临床医生的实际问题,为提高眩晕的诊治水平尽心尽力。
蒋子栋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蒋子栋教授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从新诊断标准入手甄别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蒋子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医生共同承担大多数头晕/眩晕的患者诊治;了解耳鼻咽喉科医生诊疗思路,有助于共同提高诊疗水平。蒋教授在报告详细梳理了,从耳科医生诊断眩晕二步法;头晕/眩晕的分类;眩晕流行病学;梅尼埃病诊治新标准;梅尼埃病的治疗。在梅尼埃病的治疗中,特别强调了在治疗原则:阶梯治疗中改善微循环的治疗药物尼麦角林。
在本次报告中蒋子栋教授分享了一位15岁少年的病例,让与会者记忆深刻,患者,男性,15岁,一年前“左耳突聋”,无头晕,无头痛;当地应用:激素,高压氧,溶纤药,神经营养剂,扩血管,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母亲有偏头痛史,给予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循环药物(尼麦角林),治疗3个月后听力改善;随诊,听力稳定;1周前再次“左耳突聋”就诊;出现头痛、头晕,常规脱水药,控制眩晕效果欠佳;治疗一周后,头痛、头晕症状消失,听力逐渐恢复。
田军茹 教授(左)
来自美国UCLA大学医学中心田军茹教授分享了《慢性前庭综合征》的报告,田军茹教授在讲解双侧前庭疾病时,特别强调了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要点,需要了解容易引起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很重要,注意在双侧前庭病的临床表现中是否有这些病因出现;学会鉴别引起是振荡和姿势步态不稳的其他前庭疾患或非前庭疾患,早期识别双侧前庭病;及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估,有了显著双侧前庭功能丧失才诊断,还是太晚了一些。
鞠奕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鞠奕教授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孤立性眩晕/头晕的再认识--病例分享及讨论》,鞠奕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三方面内容:孤立性眩晕/头晕的概念理解(内涵及外延);孤立性眩晕/头晕的诊断思路及病例分析/讨论;孤立性眩晕/头晕患者的卒中风险及预后。鞠奕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是硬道理!确诊标准和可能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BPPV、持续性姿势性-感知性头晕等等疾病的指南)。特别强调了病史问诊及眩晕查体尤为重要,并结合多个病例进行分析及报告。
张乃文 经理
龙灯瑞迪制药公司乐喜林(尼麦角林)产品经理张乃文为与会者介绍了乐喜林(尼麦角林)可用于多种眩晕(后循环缺血、颈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梅尼埃病)的治疗,阻止眩晕、提升认知,促进脑恢复。
·与会花絮·
光阴荏苒 初心不变!
下一站更加精彩!敬请期待!
标签阅读: 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