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讯(记者曹政)6月14日,中山大学在广州发布了《“互联网+政务”报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数据显示,医保查询等民生服务成为最受公众欢迎的“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 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政务”在中国获得迅猛发展,在国内70个大中城市中,已有69个城市共计推出了316个政务App。除了政府部门自建政务App之外,依托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也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流,全国已有347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依托支付宝的实名、身份核实和风控能力,提供覆盖社会保障、交通、警务、民政、旅游类、税务、气象环保等7大类56项服务,累计服务市民超过1亿人。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数字治理研究团队带头人郑跃平博士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将通过数字化渠道来提供,公众对于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信息服务的提供效率,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大数据获取及分析的能力等。在这一形势下,政府的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着互联网+政务的发展,技术能力的不足将成为政府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的短板。因此,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将是未来的趋势,以此降低成本,强化服务意识,通过精准识别公共需求来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及方式,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效率。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互联网+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