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改不仅是全国医改的重要突破,而且为我国社会建设探索出新的道路,创造了用中国政治制度优势推进医改的崭新经验。”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赴安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调研,对安徽医改经验进行了深度思考。
2009年以来,安徽省率先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在基层建立了全新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安徽医改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首创了一整套改革顶层设计、制度转换、推动实施、巩固完善的综合改革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医改道路。
建立全新的公益性体制机制
李玲认为,这几年国家对医改投入很大,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公益性体制机制,确保投入切实转化为老百姓的福利。她在调研中发现,改革前,卫生院主要靠卖药维持运行,药品购销不正之风盛行。有的三五种抗生素一起用,危害患者健康;有的乡镇卫生院成为院长的“自留地”,占编制不干活的大有人在;有的乡镇把卫生院当摇钱树,每年下达上交财政指标;有的将过期药高价卖给农民。这一切的源头是政府责任弱化,解决问题固然要增加投入,但更要变革旧体制,建立新机制。
李玲指出,安徽医改最鲜明的成效是,明确了政府责任,建立了全新的公益性体制机制,使得医疗卫生投入转化为安全、方便、有效、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后,财政拨款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收入比重由12.8%上升到52.1%,医务人员从“以药补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乱开药、大处方现象明显减少,用药行为日趋规范,抗生素三联用甚至二联用也很少出现,药品价格比原来下降40%左右。从芜湖、马鞍山、滁州的8家卫生院来看,2011年上半年次均门诊费同比下降22.1%,次均住院费同比下降10.1%,最大降幅达49.67%。实行零差率当天,患者感到一夜之间药价就下降了一小半,直接感受到了医改的好处。
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演习
李玲说:“当前,医改的增量改革很顺利,但存量改革较滞后;增加投入较容易,但转变机制较滞后。安徽医改直面矛盾,解决了这些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成为全国医改的重要突破口,为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全面演习。”
安徽的实践,澄清了对医改的一些模糊认识。到底如何认识公益性?公益性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兼顾?回归公益性是否会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安徽的实践表明,公益性和积极性是能够兼顾的,公益性并不意味着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安徽省进行综合改革,一年增加财政支出15亿元。只要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对现有卫生费用结构进行调整,财政支出就是可控的。
“如果公立医院还保持逐利性,那么基层医改降低费用的成效,就很容易被公立医院增加的费用所抵消,因此必须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李玲说,许多省份已经选择了部分县级医院进行取消药品加成率的改革试点。
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推进医改
李玲认为,安徽的医改,不仅是制度设计的创新,还是操作方法的创新,他们对改革顶层设计、推动步骤、机制转换、巩固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对深化医改攻坚有重要指导意义。
明确医改是政治责任。安徽提出,医疗卫生工作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政治责任。面对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和思想动员,扭转了许多干部一度存在的忽视社会建设、能少管就少管等错误思想。
党政负责人靠前指挥,亲自抓医改。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委一把手要经常亲自过问医改,各级政府一把手是医改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县委书记必须出席县医改大会并讲话。李玲感叹:“我们所见到的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和部门负责同志,说起医改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令我们印象十分深刻。”
“安徽医改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和医改领导小组的重视,他们并对试点进行了关注和指导,然后地方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上升为全国的政策。这种自上而下领导推动、自下而上探索试点、上下联动有机集成的医改道路,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是其他一些国家很难做到的。”李玲说。
(责任编辑:王小楠)
标签阅读: 医改,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