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甘贝贝)北京市民政局、规划委近日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提出“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人口约321.6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400万人左右。《规划》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数量要达到16万张,逐步使护养型床位达到总床位的70%以上;384万名老人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
《规划》明确,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的原则,主要发展为三无、五保、低收入老人以及残疾人服务的保障型和为工薪阶层服务的普通型床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家老人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服务,并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上门服务。
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北京市将通过3种方式,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资质;二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已经具备医保定点资质的医疗机构合作,在养老机构中开设医疗机构第二执业地点;三是对于受条件限制、无法配备医疗设施和人员的养老机构,鼓励与现有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采取走医保绿色通道、巡诊和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满足养老机构的医疗需求。
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人口约321.6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400万人左右。《规划》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数量要达到16万张,逐步使护养型床位达到总床位的70%以上;384万名老人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
《规划》明确,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的原则,主要发展为三无、五保、低收入老人以及残疾人服务的保障型和为工薪阶层服务的普通型床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家老人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服务,并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上门服务。
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北京市将通过3种方式,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资质;二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已经具备医保定点资质的医疗机构合作,在养老机构中开设医疗机构第二执业地点;三是对于受条件限制、无法配备医疗设施和人员的养老机构,鼓励与现有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采取走医保绿色通道、巡诊和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满足养老机构的医疗需求。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