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体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声音的听和分类都是通过耳朵这个东西来实现的对人们日常生活来说,又起了很大的一个作用。但是耳朵这样一个脆弱的部位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严重了一点的就是耳部肿瘤。当出现耳部肿瘤之后是很严重的,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起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耳部肿瘤在日常生活中它有哪些具体的症状?
耳部肿瘤的症状
临床表现:
(一)面神经与听神经神经鞘膜瘤
耳部神经鞘膜瘤多起自听神经的前庭和耳蜗支,约占颅内肿瘤的8%。有少数神经鞘膜瘤起自面神经。如神经鞘膜瘤的位置在内听道或桥小脑角,则其临床表现颇为相似。
内听道和桥小脑角神经鞘膜瘤的主要症状是同侧耳聋,多数是病人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听力,约有15%病人的耳聋是突起的。本病的第二主要症状是同侧耳鸣,很少诉有眩晕。后期会出现三叉神经麻痹和面神经瘫痪。面神经神经鞘膜瘤可在颞骨内任何一处出现。当肿瘤发生在面神经中耳或乳突段,首起症状是传导性耳聋。面神经瘫痪是缓起渐重的,有时瘤体很大,面瘫只是部分性的。有些面神经神经鞘膜瘤病人的面瘫发生很突然,酷似Bell面瘫。诱发肌电图所示面神经的最大变性,在。Bell面瘫于起病后2周之内,而在占位性病变通常发生在2周之后。面瘫多次突发也是面神经神经鞘膜瘤的可疑征兆。
(二)岩尖胆脂瘤
CT和MRI问世以来,原来以为罕见的岩尖胆脂瘤多能被诊断,其发病率并非想象中那么低。
岩尖胆脂瘤还局限在岩骨内时,临床可无任何症状表现。通常在侵及面神经,引起神经缺血和受压出现面瘫时才被察知。岩尖胆脂瘤可破坏迷路走向中耳乳突,此时鼓膜后可隐现白色肿物,而无鼓膜穿孔和中耳感染表现。
CT和MRI检查是估计胆脂瘤部位、范围和与邻近重要构造不可少的诊断步骤。
(三)鼓室和颈静脉球体瘤(副神经节瘤)
全身副神经节瘤起自肾上腺外副神经节(嗜铬体)。副神经节自神经嵴细胞衍化而来,能储存和分泌儿茶酚胺。此分泌物常引起症状,可用作肿瘤诊断。在头颈区,副神经节瘤与个体发育鳃弓的构造有关,此构造被定名为鳃节嗜铬体。头颈区体瘤的初发部位是颈动脉体、中耳鼓室体、颈静脉球的颈静脉体和迷走神经的迷走神经体。
通过鼓气耳镜加压,可使鼓膜后体瘤色泽变白,搏动更著,这一现象称Brown征。肿瘤日久可穿破鼓膜长入耳道,似质脆息肉。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发生在迷走神经周膜的副神经节细胞,多位于结状神经节。此肿瘤酷似鼓室体瘤和颈静脉球体瘤,症状相当隐匿,为一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物。迷走神经麻痹引起的声嘶可能是病人最早的主诉,当瘤体波及咽丛时才有颈或咽痛。肿瘤长入中耳可产生脉动性耳鸣、听力减退和眩晕。
体瘤有分泌儿茶酚胺的能力,但一般来说分泌量达不到引起症状的程度。颅颈嗜铬体瘤可分泌作为初级儿茶酚胺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头痛、汗多、心悸、苍白、恶心以及高血压。
作为筛选,可作24h尿3-O-甲基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VMA)测定。阳性者取静脉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其他检查有血清儿茶酚胺、葡萄糖和胰岛素测定。如血清肾上腺素增高,应注意查明同发的嗜铬细胞瘤。
活组织检查在本病并非必要,而且有造成多量出血的危险。CT可精确测定瘤体部位和周围骨及软组织受累状态。动态CT可帮助了解肿瘤血运程度。MRI则可显示肿瘤边界,特别是能清晰显示与脑的关系,此外还能区别炎症和血肿。动脉造影可显出肿瘤供血动脉,反映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以及作肿瘤动脉栓塞之用。
(四)颞骨恶性肿瘤
颞骨恶性肿瘤多起源于外、中耳。60%源起耳廓,28%首发于外耳道,发生于中耳的仅占12%。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颞骨恶性肿瘤中以鳞形细胞癌居多,次之为基底细胞癌、腺癌、恶性黑素瘤和肉瘤。
临床表现依部位而异。外耳道癌可产生耳痛、慢性耳漏和出血。值得注意的是,癌前常有慢性炎症史,有时耳道出现难治愈的溃疡和局部肉芽增殖。癌组织可渐渐堵满耳道,此时唯有活组织病理检验才能明确诊断。听力减退早期为传导性,后期内耳被侵时为感音神经性。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