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权林 陈 瑾 通讯员 常 政 柳东如 吴先敏□
“你爱人血压控制得还可以不,还喝酒吗?”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红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谌小国医生,在经过村民小梅家时询问道。“喝得少了。您每次来量血压都告诉他怎么保健,他还真听进去了。”这样的寻访如今已成为黄陂区基层医生的工作常态和自觉行动。2013年年底以来,黄陂区在健康管理试点中,推行新农合资金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疗机构在治病的同时注重防病。目前,黄陂区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健康管理门诊,医生要入户摸清辖区村民患慢性病的情况,并主动将慢性病患者纳入重点管理对象。
■总额预付催生健康联合体
武汉市黄陂区有110万人口,参合农民达88万多人。近年来,各种慢性病发病快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一次,医疗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在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全区新农合基金2012年起连续两年亏空,2012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35亿元,实际支出却达2.78亿元,基金面临“穿底”风险。
能不能让群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让医疗机构和医生重视防病,总体减少疾病发生呢?黄陂区开始推行健康管理试点,新农合通过推行总额预付,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机制,倒逼医疗机构提供包括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疾病治疗、跟踪随访等服务。
据黄陂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刘建华介绍,黄陂区将医疗机构整合成两大健康联合体,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与黄陂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结对。健康联合体负责辖区参合人群住院费用审核、补偿,联合体内利益共享,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两家医院选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提高其技术服务能力。新农合规定,根据当年统筹总额,预提10%调节基金后,按两家健康联合体所辖区域参合人口比例分配基金,年度结余15%以内的全归联合体;结余15%以上的部分,六成归联合体,其余计入统筹基金。若超支,联合体要承担80%,新农合经办机构承担20%。
黄陂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必文说,医疗机构结余费用必须建立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不能减少,不能推诿、拒收病人,这些都与年终考核挂钩,出现问题要扣罚。该区对定点医疗机构每年组织两次集中检查,每月进行抽查,同时引入新农合工作第三方核查机制,邀请市级医院8位权威专家,进行专项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撬动患者健康管理积极性
黄陂区前川街向阳社区齐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去年11月,他在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体检时发现血糖高,随后被诊断为糖尿病,主诊医生将他的数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健康联合体信息共享,将相关情况反馈到齐先生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此同时,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每月派护士随访,从运动、饮食、体质等方面改变齐先生的生活方式。
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是2013年年底成立的,任务是对慢性病患者实行全程管理。该科科长彭淑珍说,实施慢病全程管理后,糖尿病、高血压门诊量成倍增加,患者满意,医院也有经济效益。健康管理主要有两大任务:评估健康体检信息,跟踪随访,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结合体检结果到各单位讲课;给住院患者开具健康处方,与医师、护师、药师联合查房,进行健康指导。
彭淑珍说,健康管理科成立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健康管理门诊,村卫生室设立了健康管理室,做好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就医指导等慢病防控一条龙服务。“区里规定,对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达标的患者,每人每年门诊报销药品费用100元,未达标或依从性较差者,降低第二年的报销比例。有了经济杠杆,居民接受健康管理就更有积极性了。”
为把健康管理落在实处,黄陂区还建立起完善的防控网络,疾控中心加挂健康管理中心牌子。黄陂区疾控中心主任韩墨说:“疾控中心首次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能够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分析、评估。”
在前川街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门诊,记者看到备有健康自测设备,墙上贴有各种健康贴画。记者采访时,61岁的徐大妈正好来量血压。她说,觉得身体不舒服就随时来检查,量量血压,调整用药。现在按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平时多走动,家里还有政府免费发放的控油壶、控盐勺等,血压控制得很好。
■“肥水没流外人田”
韩墨的感觉是,总额预付制后,医疗机构有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了。“过去防病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现在,医疗机构只有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才能防止基金超支,甚至实现盈余。”
黄陂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彭云怀介绍,全区19个街(乡、场)设立了58个居民免费健康自测点,居民有问题随时可找健康管理师免费咨询,慢病发现率大幅度提升。2014年,黄陂区管理高血压患者较上年度增加42.69%,管理糖尿病患者较上年度增加77.18%。黄陂区卫生计生委对健联体的考评方案中,医防各占50%,考评结果与机构评优评先、经费拨付等挂钩。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显示,经过健康干预,全区体育锻炼活动增多或不变的比例接近95%,成人平均每天运动量达6000步以上的比例超过42%;高血压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上年度提高了12.20%和11.14%;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上年度提高了10%和8.84%。
黄陂区人民医院院长邹福生说,总额预付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大型检查和药物应用更慎重了。医院2014年人均住院费用实现稳中有降,如去除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物价上涨等因素,降幅更大。
横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兰斌觉得,现在区级医疗机构更愿意将病人下转了,因为在健康联合体内下转病人,不但“肥水没流外人田”,还有利于整体控费。双向转诊只收一次住院起付线,患者负担减轻,也有了下转的积极性。卫生院前些年的病床使用率不足五成。加入健联体以后,这里不仅承接上级医院转诊的病人,还将很多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留在了本院。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表明,双向转诊人数增加20.97%,下转人数增加超过两倍,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由65%上升到95%以上。黄陂区中医院院长彭建明说,现在很多病人住院在乡镇,大型检查在区医院,康复治疗回乡镇,这样费用最省,对医患双方都有利。
统计显示,黄陂区新农合人均住院费由2013年的5572.60元下降到2014年的3973.53元,下降比例达28.70%,基金当年结余4000多万元。
“你爱人血压控制得还可以不,还喝酒吗?”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红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谌小国医生,在经过村民小梅家时询问道。“喝得少了。您每次来量血压都告诉他怎么保健,他还真听进去了。”这样的寻访如今已成为黄陂区基层医生的工作常态和自觉行动。2013年年底以来,黄陂区在健康管理试点中,推行新农合资金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疗机构在治病的同时注重防病。目前,黄陂区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健康管理门诊,医生要入户摸清辖区村民患慢性病的情况,并主动将慢性病患者纳入重点管理对象。
■总额预付催生健康联合体
武汉市黄陂区有110万人口,参合农民达88万多人。近年来,各种慢性病发病快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一次,医疗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在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全区新农合基金2012年起连续两年亏空,2012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35亿元,实际支出却达2.78亿元,基金面临“穿底”风险。
能不能让群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让医疗机构和医生重视防病,总体减少疾病发生呢?黄陂区开始推行健康管理试点,新农合通过推行总额预付,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机制,倒逼医疗机构提供包括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疾病治疗、跟踪随访等服务。
据黄陂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刘建华介绍,黄陂区将医疗机构整合成两大健康联合体,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与黄陂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结对。健康联合体负责辖区参合人群住院费用审核、补偿,联合体内利益共享,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两家医院选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提高其技术服务能力。新农合规定,根据当年统筹总额,预提10%调节基金后,按两家健康联合体所辖区域参合人口比例分配基金,年度结余15%以内的全归联合体;结余15%以上的部分,六成归联合体,其余计入统筹基金。若超支,联合体要承担80%,新农合经办机构承担20%。
黄陂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必文说,医疗机构结余费用必须建立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不能减少,不能推诿、拒收病人,这些都与年终考核挂钩,出现问题要扣罚。该区对定点医疗机构每年组织两次集中检查,每月进行抽查,同时引入新农合工作第三方核查机制,邀请市级医院8位权威专家,进行专项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撬动患者健康管理积极性
黄陂区前川街向阳社区齐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去年11月,他在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体检时发现血糖高,随后被诊断为糖尿病,主诊医生将他的数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健康联合体信息共享,将相关情况反馈到齐先生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此同时,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每月派护士随访,从运动、饮食、体质等方面改变齐先生的生活方式。
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是2013年年底成立的,任务是对慢性病患者实行全程管理。该科科长彭淑珍说,实施慢病全程管理后,糖尿病、高血压门诊量成倍增加,患者满意,医院也有经济效益。健康管理主要有两大任务:评估健康体检信息,跟踪随访,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结合体检结果到各单位讲课;给住院患者开具健康处方,与医师、护师、药师联合查房,进行健康指导。
彭淑珍说,健康管理科成立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健康管理门诊,村卫生室设立了健康管理室,做好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就医指导等慢病防控一条龙服务。“区里规定,对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达标的患者,每人每年门诊报销药品费用100元,未达标或依从性较差者,降低第二年的报销比例。有了经济杠杆,居民接受健康管理就更有积极性了。”
为把健康管理落在实处,黄陂区还建立起完善的防控网络,疾控中心加挂健康管理中心牌子。黄陂区疾控中心主任韩墨说:“疾控中心首次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能够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分析、评估。”
在前川街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门诊,记者看到备有健康自测设备,墙上贴有各种健康贴画。记者采访时,61岁的徐大妈正好来量血压。她说,觉得身体不舒服就随时来检查,量量血压,调整用药。现在按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平时多走动,家里还有政府免费发放的控油壶、控盐勺等,血压控制得很好。
■“肥水没流外人田”
韩墨的感觉是,总额预付制后,医疗机构有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了。“过去防病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现在,医疗机构只有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才能防止基金超支,甚至实现盈余。”
黄陂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彭云怀介绍,全区19个街(乡、场)设立了58个居民免费健康自测点,居民有问题随时可找健康管理师免费咨询,慢病发现率大幅度提升。2014年,黄陂区管理高血压患者较上年度增加42.69%,管理糖尿病患者较上年度增加77.18%。黄陂区卫生计生委对健联体的考评方案中,医防各占50%,考评结果与机构评优评先、经费拨付等挂钩。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显示,经过健康干预,全区体育锻炼活动增多或不变的比例接近95%,成人平均每天运动量达6000步以上的比例超过42%;高血压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上年度提高了12.20%和11.14%;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上年度提高了10%和8.84%。
黄陂区人民医院院长邹福生说,总额预付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大型检查和药物应用更慎重了。医院2014年人均住院费用实现稳中有降,如去除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物价上涨等因素,降幅更大。
横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兰斌觉得,现在区级医疗机构更愿意将病人下转了,因为在健康联合体内下转病人,不但“肥水没流外人田”,还有利于整体控费。双向转诊只收一次住院起付线,患者负担减轻,也有了下转的积极性。卫生院前些年的病床使用率不足五成。加入健联体以后,这里不仅承接上级医院转诊的病人,还将很多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留在了本院。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表明,双向转诊人数增加20.97%,下转人数增加超过两倍,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由65%上升到95%以上。黄陂区中医院院长彭建明说,现在很多病人住院在乡镇,大型检查在区医院,康复治疗回乡镇,这样费用最省,对医患双方都有利。
统计显示,黄陂区新农合人均住院费由2013年的5572.60元下降到2014年的3973.53元,下降比例达28.70%,基金当年结余4000多万元。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