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鱼米之乡美景早已不再
重金属污染严重,珠三角部分土地早已不适宜发展农业和建设住宅
土壤重金属污染之困文/羊城晚报记者 郑诚 王晓云 张闻
图/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历史遗留问题如不有效管理将成“化学定时炸弹”,目前环保部门既无污染数据也无监测能力
最近省人大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就土壤污染治理展开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佛及其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佛山、南海、新会和广州白云区超标率甚至达到50%。
佛山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电镀、金属加工和陶瓷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贡献”可谓不小。不过,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经过这些年产业转型升级,佛山不少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都被关停或淘汰,政府在对污染企业的整治上也一直力度不减。为何重金属超标依然那么严重?
有专家坦言,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污染企业虽然搬离了,但此前留下来的重金属元素还残留在土壤里”,“如不能有效管理,这将成为一颗颗‘化学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生态环境安全”。
污染企业清走不少
剩下的仍威胁菜田
在距离南海长青墓园不到1公里的地方,有一些金属加工企业。羊城晚报记者19日下午在这里看到,有几间小作坊正在加工五金制品,这些作坊规模都不大,每间也就一两百平方米,但周围居民反映,这些作坊的产量却不小。
记者看到,离作坊不远是个村庄,住了不少村民,一条河涌从村中穿过,河涌里的水呈灰黑色,虽是活水,但一靠近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有村民说,这些污水是上面一些工厂排出的。
顺着村庄再走大约两公里,就到了珠江水道。记者看到,江边是大块大块的菜田,但就在离菜田不到500米的地方,散布着一些金属加工作坊和垃圾回收处理厂。垃圾回收厂的各种垃圾胡乱堆放,伴着燥热的天气,传出阵阵恶臭。
有菜农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浇灌蔬菜都是用池塘里的水,但不排除有一些受污染的河水渗进来。“旁边就是珠江水道,污染在所难免。”对于土地是否受到了重金属污染,这名菜农表示并不清楚,“没人来检测过,谁知道啊,反正我们种出来的菜都很好卖。”
一个摩的司机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有更多金属加工厂,后来很多都被政府清出去了,“以前污染更严重,很多企业都偷排污水,现在情况好多了。”
三水白坭有不少陶瓷企业,21日上午记者沿着白坭工业大道一路直行看到,两旁陶瓷厂、塑料厂扎堆。在这些工厂之间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家园林场,种了不少花草树木。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树明显偏矮,且有一些已经枯萎。园林场一个工人说,周边一些陶瓷厂经常偷排污水,前段时间雨多,污水流到园林场里,渗进了泥土,有些树很快就枯了。这名工人指出,其实这种情况一直存在,他摇着头说:“这里的土壤不行,种出来的树很难成活,就算能活,长得也差。”
无数据无监测能力
只查排污难治内疾
尽管土地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但佛山市环保局在给羊城晚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却称,目前市环保部门还没有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统一的相关数据,根据环保部的统一部署,佛山将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调查。
不过该环保局表示,自2010年以来,该局就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整治,其中包括对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汞、铅、镉、铬及类金属砷的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全面排查,检查重金属污染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满足治污需求等。自2010年以来,佛山市环保局共立案查处4宗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超标行为。
23日下午,南海区环运局一位负责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南海区尚未具备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能力,对全区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数据皆来源于上级环保部门。而对于此前关于“南海区土壤重金属超标最为严重,超标达到50%”的情况,该负责人称,他们尚未收到上级转来的相关材料。
记者注意到,佛山市南海区去年8月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行动计划(2011—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关停或淘汰重金属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及完成全区铅蓄电池行业整治任务等。
据介绍,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南海区一共有3家企业被纳入淘汰含氰电镀工艺,其中1家目前正在停产整治,其余2家已按要求淘汰含氰电镀工艺。而在关停名单中的企业,全部都于2012年年底前自行关停或转产(淘汰重金属生产工艺)。
污染厂已搬走十年
土里仍留定时炸弹
佛山市政协委员罗斌华长期关注环境问题,早在2011年他就对珠三角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做过调研。对佛山特别是南海的土壤重金属超标情况,罗斌华坦言,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罗斌华认为,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电镀企业和金属加工企业产生的。但其实,大量这类企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搬离广佛地区,现存的已经很少。随后,政府采取一系列铁腕政策,整治和关停污染企业,不少污染企业搬离。
不过问题在于,此前留下来的重金属元素还残留在土壤里。罗斌华说,这些重金属会通过植物转移,如果不种植物,也不作其他处理,重金属就会永久存在土壤中,无法分解。在一份《珠三角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调研报告》中记者看到,南海、高明等地部分地方蔬菜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而且产业转移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被忽视。
这样的问题由来已久,2007年佛山“两会”有五份人大议案提到佛山土壤污染,当时的数据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率达到60%。有一份抽样检测显示,部分受污染土壤环境的蔬菜植株中,重金属超标率为39.3%。
原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所长万洪富表示,珠三角地区工厂众多,工厂搬迁后土地重新利用时应该特别重视土壤污染问题。“这些工业场地如不能有效管理,将成为一颗颗‘化学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我省生态环境安全。”
应对之“策”
分区种植避污染
佛山市政协委员罗斌华介绍说,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修复,一种是生物修复,在地上种植物转移重金属,此外还有两种分别是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他认为,生物修复最安全。
罗斌华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污染情况对土地功能进行分区,污染严重不适合种植的,可以用作工业用地,有可能修复的及时进行修复。农业部门要分析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特点,结合土壤情况进行种植。”
对于重金属污染,罗斌华认为市民不用太恐慌,“不是说在这些土地里种的菜都不能吃。我们可以分片区种植,有污染的土地可以种一些富集重金属的树木,旁边可以种蔬菜。关键是监管部门要做到位,加强对蔬菜、大米等农产品的监管”。
记者了解到,目前佛山市内的医院只能做铅、锌、铁、锰、镁、铜这六种微量元素的检测,专门针对重金属的检测项目还未开展,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也只能做汞检测。
自己“执生”
少吃鱼头和内脏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受到重金属污染呢?佛山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文松建议,在日常饮食方面,不要大量、集中地食用某一类特别容易产生重金属污染的食物。“比如现在近海污染严重,一些海鲜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他表示,对于海鲜,每天食用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100克。“并且尽量食用体积小的海鲜,因为体积大的海鲜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聚集的污染物较多。还有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油脂、内脏、鱼卵、鱼翅。”
除海鲜以外,动物内脏也容易有重金属的沉积。比如动物所吃的饲料、喝的水如果被某种重金属如镉污染了,要靠内脏来代谢,一些重金属就会沉积在内脏里。在蔬菜方面,如果土壤中重金属超标较厉害,更容易寄附在空心菜、西洋菜等蔬菜上。
【相关报道】
江门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超过50%?灌溉水汞超标达47.7%?“中枪”的新会农业部门昨回应——
江门
农用地暂未发现重金属超标 灌溉水汞超标是旧数据
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怡敏、通讯员肖浩报道:7月11日,有消息传出“珠三角土壤28%重金属超标”,并指“新会超标超过50%”,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记者23日从新会区农业局了解到,根据江门市农业环境监测站2012年对新会区农业区域确定的6个镇11个点的土壤检测数据显示,新会农用地暂未发现重金属超标。
农田去年检测无超标
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胡永桂向记者表示,新会目前有耕地约44万亩,2012年,江门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对新会区崖门镇龙旺村、崖门镇横水村、双水镇王井头村等6个镇11个点的水稻和蔬菜农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铅、镉、汞的含量最高值分别是73mg/kg、0.27mg/kg、0.11mg/kg,均低于合格标准铅<300mg/kg、镉<0.3mg/kg、汞<0.5mg/kg。
今年5月,新会根据省、市部署,已经开始启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目前新会农业部门已经完成了90个土壤样本采样,将送到省农业部门化验,目前暂没有最新监测结果。
新会区农业局表示,针对市民所关注的土壤问题,该局将积极配合上级加强土壤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数据。同时,加强与环保部门联动,发现有农业污染问题将及时依法依规跟踪处理。
灌溉水超标那是4年前
对于“新会灌溉水汞超标达47.7%”的说法,江门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回应称,该数据来源于4年前,且抽样点限制在极小范围,不同于江门市农检中心的抽样范围,不能如实反映新会区现在的灌溉水质。
据介绍,重金属检测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二是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江门市农检中心从2006年开始,每年会对土地和种植物进行两次的重金属检测,每次检测抽样50个地点。2012年初,江门市农业局成立农业环境监测站,强化江门土壤及水质监测工作,最近的一次检测在去年底,检测结果显示并无重金属超标异样。
农民哪顾得上保护耕地
记者采访中发现,农民更重视化肥对产量的作用,较少考虑到对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接连好几名农民告诉记者,农户最喜欢种植的农作物是“种下去施肥浇水后,不用怎么理只用等收获”。
菜农梁台颂说:“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农户只有几分地,要么租出去,要么荒废掉,谈不上保护农用地。而且有些地方土地使用权变更频繁,今年收成好也许就再承包几年,万一天灾人祸赔本,第二年就转包了,所以很多农户顾不上保护耕地。”
据了解,2008年,江门市曾全面开展了涵盖农业污染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9年,第一次农业产地环境监测结果则显示,全市12个农业产地环境监测点中,9个全部合格,3个“轻微土壤重金属超标”。据介绍,磷肥、复合肥等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有机肥中锌、铜等重金属含量较高,过量施肥会造成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积累。
新会农技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当地的现状是,农户过度耕种和施肥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