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失范、诚信缺失是近年来国内学界频频遭遇的尴尬。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知名学者,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王小凡教授一直关注国内科研诚信问题,并为之建言献策。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将公布在基金申请中存在诚信问题的约20个案例,以警示学界。
在近日举行的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上,王小凡表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缘于一位朋友的电话。数年前,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学》主编致电王小凡说,该杂志的审稿人、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评审一篇中国作者稿件时,惊讶地发现,这篇论文是他刚刚为另一权威期刊《细胞》评审过的稿件。当时,他发现论文数据存在错误,有造假可能,作出了拒稿处理,并在拒稿信中指出了这一问题,没想到,作者未对论文做任何修改就“另投他门”。这让美国专家感到震惊:“这位中国研究者竟然如此胆大!”
作为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期刊》的副主编,王小凡近7年来评审了超过4000篇世界各国学者的来稿,“从稿件评审情况看,我们的学术造假比例并不比其他国家高。中国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在实验环节造假的较少,更多是打擦边球或走捷径的问题”。
王小凡说,科学道德教育对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刚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尤为重要。“要通过教育引导,把对真理的追求、对诚信的敬畏根植在他们心中。”
王小凡直言,中国部分大学和研究所的制度设计对科研诚信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给予重奖,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王小凡所在的《生物化学期刊》,就有美国审稿专家向他了解中国是不是所有院校都有对发表在重要学术期刊论文进行“重奖”的规定,他们担心这可能成为中国学者造假的“动力”。
另外,“博士毕业后1年内没有规定影响因子的论文发表学位作废”的规定,在王小凡看来,也有“逼良为娼”的危险。“这个处罚过于严苛,让人觉得读博士期间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这种巨大的落差会使一些人冒险造假。”
王小凡建议,大学科研诚信从规范公示、教育、监督管理3个方面着手,理顺大学科研诚信建设与政府机构、学术团体的联系和监督关系,具有专业背景的教授委员会应该主导大学的科研管理。
王小凡认为,科学资源稀缺,而科研活动又关系着研究机构和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学术地位,这使得科研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很难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