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灾区心理救援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 2020-10-13 20:05:38      来源:来源:<a href="http://www.jkb.com.cn">健康报</a>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当时不晓得那是病”   4月23日晚,51岁的舒大爷从宝兴县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康复病房。   “当时不晓得那是病。”舒大爷的老伴说,21日晚,老两口带着1岁3个月的小孙女挤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睡

“当时不晓得那是病”

  4月23日晚,51岁的舒大爷从宝兴县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康复病房。

  “当时不晓得那是病。”舒大爷的老伴说,21日晚,老两口带着1岁3个月的小孙女挤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睡觉,舒大爷说要上厕所,结果去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我到处找,最后在老房子里找到了他。”

  躺在病床上的舒大爷翻了个身,说:“以前总听别人说头都大了,现在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华西医院心理康复科李静教授告诉记者,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障碍等都是灾后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舒大爷灾后一度出现神情恍惚、行为紊乱甚至烦躁想打人的状况,是典型的灾后应激反应患者。他的压力源于对老伴身体和孙女的担心。

  “我一年前查出患有恶性脂肪肉瘤,两个月前还在做放疗。他放心不下我,又担心小孙女吃不上饭……”说到这里,舒大爷的老伴抹开了眼泪。

  李静在床旁安慰舒大爷:“休息很重要,您心理负担不要太重。”

  11岁截肢少年露出笑容

  4月24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地震伤员病房,失去左腿的芦山县清仁乡芦溪村11岁少年黄谋,与陪伴自己的志愿者聊天,翻看护士为他买来的书,脸上露出笑容。

  医生们清楚地记得,3天前,当黄谋看到自己失去左腿时,大哭了一场,然后就变得少言少语。为了帮助这个少年重拾生活信心,该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周波对他进行心理支持治疗

  周波先将“安上义肢以后可以正常走路”的消息传递给黄谋。黄谋问:“是不是只要穿上长裤,就看不出来腿有问题了?”妈妈李正敏赶紧说:“肯定看不出来,这么多叔叔阿姨还会骗你?”听到这话,黄谋的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

  “心理干预发挥着与身体康复同样重要的作用。及早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帮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阴影,开始新生活。”周波说。

  不少伤员备受懊悔困扰

  “我昨天去看了一位脊椎损伤的病人。地震时,她从楼上跳下来求生,她的女儿则自己从楼道里逃了出来。她一直懊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带孩子一起逃生。”李静说,这类病人非常需要心理支持。

  李静告诉这位母亲,这种反应是人的本能,又安排母女俩进行了充分沟通。女儿表示理解妈妈,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

  周丽(化名)也是来自灾区的伤员。怀孕7个月的她,为了保护另一个孩子,不幸被坠落物砸中,导致胎死腹中。周丽一直难以释怀,她的丈夫也因没有照顾好妻子而深深自责。

  周波将周丽转入爱心病房,并将病房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贴着周丽老公写给妻子的话:我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再来。

  在重症监护室,伤员不能有陪护,但为了让周丽能更好地恢复,医院特批周丽的老公穿着隔离衣进入爱心病房。

  灾后一周是心理急救黄金期

  24日中午,记者在华西医院第二门诊部电梯间碰到了刚筛查完医院ICU伤员的心理咨询师黄霞。她说,从今天开始到未来一周将是心理干预的重要时期。

  李静介绍,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灾后第一周,伤员容易出现急性心理反应,应该抓紧时间进行“心理急救”。

  “这段时期病人可能有许多疑问、质询、愤怒,要让他们的负面情绪充分发泄出来,然后采用安抚的方式帮其稳定情绪。”李静说,“大部分人灾后一周心理问题就可以缓解,但也有些人一个月之后还不能平复,这部分人要进行深度心理干预。如果干预不及时,有些伤员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即头脑中反复留有灾难的记忆,严重的病人还可能自杀。”

  纳入现场医疗救治

  4月24日,四川省卫生厅要求全面启动地震心理卫生服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地震心理卫生专家组,要求灾区各级医疗机构、省内外医疗救援队,按照“早介入、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分重点、高质量”的原则,将心理救援纳入现场医疗救治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李静说,华西医院组建了针对灾后重点人群的心理干预工作组,分别是伤员组、学校组、安置点组、灾区干部和救援人员组及灾后精神卫生联络组。抗震救灾心理救援队按照华西医院5个工作组的架构对志愿者进行归类,采取统一有序的心理救援。

  持续跟进也是此次震后心理援助要保证的。周波说,此次心理干预辅导,强调“同一拨人做同一件事”,即持续跟进,而不是轮流去心理安抚。4月2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40人成立了心理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对二或一对三的稳定持续心理支持。“玉树地震时我们也采用了这一模式,有些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跟踪病人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与病人建立了非常稳定的联系。”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