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一直是近视问题的“重灾区”,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社会对待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主流观点重“矫正”不重“防控”,进一步加剧了孩子们近视问题的危害。
在上周的第十三届国际眼科学/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会议)上,多名国内外视光学专家向广大近视青少年的家长提出恳切呼吁:正视近视,亡羊补牢,勿让家长的认识误区成为促使青少年儿童近视恶化的“帮凶”。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我们全社会对这一点基本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13届COOC会议主讲嘉宾,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视光学学组组长、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学系副主任杨智宽教授表示,除了对孩子近视问题的担忧,更严重的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误区。
近视早期欠缺正确预防
“我们长期以来把宣传重点都放在近视矫正之上,反而轻视了近视发生的预防和近视发展的控制。近视发生早期没有介入正确的预防,近视发生以后又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使得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断发展。”杨智宽说,在他的医学研究实验中遇到过许多对子女的近视问题“掉以轻心”的家长。有的家长一味迷信“小孩子的近视都是假性近视,少用眼一定能好转”;也有的家长认为“眼镜一戴就摘不下来”,因此坚持不让孩子做诊查、佩戴眼镜,或者一味相信矫正的功能,导致孩子近视问题的不断发展。
一味追求逆转近视
“从医学的客观角度来看,除非外科手术,否则近视是不可逆转的。”杨智宽说,目前流行的简单药物治疗、穴位按摩、器械辅助等“治疗近视”的手段,实质上只是对视疲劳引起的调节痉挛有短期的缓解作用,并不能真正“治疗”近视,“这种认识误区往往跟不愿孩子戴眼镜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看起来是做了努力,实质上还是不能阻止近视程度加深。”
更常见的情况是,家长重视了子女的近视问题,也会去找专业的诊疗机构或眼镜店去为孩子近视作诊查,并为孩子佩戴眼镜。这样是不是就能阻止近视度数加深的脚步?
杨智宽认为,目前在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诊查和矫正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青少年眼科问题特殊性的倾向:“青少年的眼睛还处在生长阶段,视力环境还要继续变化,然而现在许多诊疗机构和眼镜店是把青少年当成人来诊查,给青少年直接佩戴成人用的眼镜,这无异于刻舟求剑,结果就是青少年的近视度数持续增长。”据杨智宽介绍,根据研究数据,在已经佩戴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中,平均每年近视度数会上升约75-100度,显著高于成人近视患者的水平。
在杨智宽看来,不能根据青少年儿童自身特点选择正确而科学的诊查和矫正手段,这种认识误区的危害性更大,却也更隐蔽,非常值得全社会加以警觉。
孩子视力需定期验光
在第13届COOC会议上,专家们提出,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近视诊治工作,应该从“更立体、更全面、更动态”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良。
“人有两只眼睛,但双眼看同一样东西的成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视觉是双眼视觉的叠加结果,是立体的‘双眼视’,而不是‘单眼视’,这是一个医学和物理学的常识。”杨智宽认为,目前国内采用的近视诊查手段,还普遍停留在单眼简单验光的初级阶段,这种诊查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显得不足。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步以“双眼视功能检查”替代单眼验光。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患者来说,双眼视功能检查能更好地对近视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从而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
在对近视发展进行干预方面,杨教授主张要对现有的诊治手段作出新的完善,使近视干预的效果“更全面”:“人的视网膜是个球面,但目前各种近视矫正手段都只注重黄斑中心凹这个点来矫正。”据杨教授介绍,由于青少年的眼球有“对焦生长”的特点,目前主流的框架眼镜并不能有效制止青少年的近视发展。
但是目前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能从“更全面”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杨教授表示,在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全面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之后,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矫正方案,包括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抗疲劳镜片、渐进镜片、RGP、MCT以及配合双眼视功能训练等。
除此之外,杨智宽还提出,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家长和相关的诊疗机构,都应该对孩子的近视发展作出“更动态”的响应:“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一次验光配镜就一了百了,机构也不应该配好一副眼镜就当甩手大掌柜。每天眼镜佩戴多长时间?看近的东西和看远的东西时,是戴同一副眼镜还是作出不同的选择?这些都是家长和诊疗机构不能忽视的问题。”(记者 李劼)
在上周的第十三届国际眼科学/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会议)上,多名国内外视光学专家向广大近视青少年的家长提出恳切呼吁:正视近视,亡羊补牢,勿让家长的认识误区成为促使青少年儿童近视恶化的“帮凶”。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我们全社会对这一点基本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13届COOC会议主讲嘉宾,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视光学学组组长、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学系副主任杨智宽教授表示,除了对孩子近视问题的担忧,更严重的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误区。
近视早期欠缺正确预防
“我们长期以来把宣传重点都放在近视矫正之上,反而轻视了近视发生的预防和近视发展的控制。近视发生早期没有介入正确的预防,近视发生以后又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使得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断发展。”杨智宽说,在他的医学研究实验中遇到过许多对子女的近视问题“掉以轻心”的家长。有的家长一味迷信“小孩子的近视都是假性近视,少用眼一定能好转”;也有的家长认为“眼镜一戴就摘不下来”,因此坚持不让孩子做诊查、佩戴眼镜,或者一味相信矫正的功能,导致孩子近视问题的不断发展。
一味追求逆转近视
“从医学的客观角度来看,除非外科手术,否则近视是不可逆转的。”杨智宽说,目前流行的简单药物治疗、穴位按摩、器械辅助等“治疗近视”的手段,实质上只是对视疲劳引起的调节痉挛有短期的缓解作用,并不能真正“治疗”近视,“这种认识误区往往跟不愿孩子戴眼镜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看起来是做了努力,实质上还是不能阻止近视程度加深。”
更常见的情况是,家长重视了子女的近视问题,也会去找专业的诊疗机构或眼镜店去为孩子近视作诊查,并为孩子佩戴眼镜。这样是不是就能阻止近视度数加深的脚步?
杨智宽认为,目前在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诊查和矫正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青少年眼科问题特殊性的倾向:“青少年的眼睛还处在生长阶段,视力环境还要继续变化,然而现在许多诊疗机构和眼镜店是把青少年当成人来诊查,给青少年直接佩戴成人用的眼镜,这无异于刻舟求剑,结果就是青少年的近视度数持续增长。”据杨智宽介绍,根据研究数据,在已经佩戴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中,平均每年近视度数会上升约75-100度,显著高于成人近视患者的水平。
在杨智宽看来,不能根据青少年儿童自身特点选择正确而科学的诊查和矫正手段,这种认识误区的危害性更大,却也更隐蔽,非常值得全社会加以警觉。
孩子视力需定期验光
在第13届COOC会议上,专家们提出,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近视诊治工作,应该从“更立体、更全面、更动态”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良。
“人有两只眼睛,但双眼看同一样东西的成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视觉是双眼视觉的叠加结果,是立体的‘双眼视’,而不是‘单眼视’,这是一个医学和物理学的常识。”杨智宽认为,目前国内采用的近视诊查手段,还普遍停留在单眼简单验光的初级阶段,这种诊查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显得不足。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步以“双眼视功能检查”替代单眼验光。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患者来说,双眼视功能检查能更好地对近视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从而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
在对近视发展进行干预方面,杨教授主张要对现有的诊治手段作出新的完善,使近视干预的效果“更全面”:“人的视网膜是个球面,但目前各种近视矫正手段都只注重黄斑中心凹这个点来矫正。”据杨教授介绍,由于青少年的眼球有“对焦生长”的特点,目前主流的框架眼镜并不能有效制止青少年的近视发展。
但是目前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能从“更全面”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杨教授表示,在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全面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之后,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矫正方案,包括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抗疲劳镜片、渐进镜片、RGP、MCT以及配合双眼视功能训练等。
除此之外,杨智宽还提出,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家长和相关的诊疗机构,都应该对孩子的近视发展作出“更动态”的响应:“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一次验光配镜就一了百了,机构也不应该配好一副眼镜就当甩手大掌柜。每天眼镜佩戴多长时间?看近的东西和看远的东西时,是戴同一副眼镜还是作出不同的选择?这些都是家长和诊疗机构不能忽视的问题。”(记者 李劼)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