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肉超15%易致癌?
台大医院院长指动物性食品会促使肿瘤发生
对此专家表示“吃素防癌、吃肉易致癌”非绝对
近日,台湾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出书表示,动物性食品会促使肿瘤发生,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喝牛奶会增加患癌几率。然而,不少专家表示,所谓吃素防癌、吃肉容易致癌,并不是绝对的。喝牛奶增加患癌几率,更是无稽之谈。
素食
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减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从而减少患癌症的几率。
——陈君石
说“植物性饮食可以减少肿瘤发生,甚至能改变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未免有些绝对。
——张年
吃素:多吃就能赶跑坏基因?
林芳郁表示,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即便有明显患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尽管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是有好处的”,但到底吃百分之多少的植物性食物是好的,这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并不提倡所有人都吃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假如人们愿意根据自己的口味、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话,这也无可非议。”
但是,陈君石同时表示,植物性饮食和吃素是两回事。吃素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吃素的人可以分为纯吃素的,也就是说不吃任何动物性食物的;还有一种吃蛋吃奶的吃素人;甚至有人吃鱼,也称自己是吃素的。所以,吃素的概念不好界定,但植物性饮食的界定就明晰多了。
关于“改变动物性蛋白的摄取量可以改变坏基因的开启和关闭”,陈君石表示,所有的疾病,不管哪种肿瘤,冠心病、中风、糖尿病,都是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某种基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减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从而让人减少患癌症的几率。
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年表示,对于植物性饮食是否可以防癌,目前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中国营养学会曾经制定出一个膳食宝塔。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从来不吃肉食也不科学,容易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所以,说植物性饮食可以减少肿瘤发生,甚至能改变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未免有些绝对。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对“植物性食物更健康”的说法表示质疑。他说,不能笼统地说植物性食物更健康,因为植物性食物也可能会出事,也可能会致癌。关键是进食的植物性食物,量是否恰当,质是否可靠。
肉食
美国专业橄榄球运动员有很强的肌肉,因为老是吃动物性食物,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坎贝尔
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不能笼统地说“他该吃肉还是不该吃肉”。
——张年
吃肉:致育龄增长 增乳癌风险?
林芳郁表示,要少吃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性食品会增加患癌几率。饮食中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9到10年,而生育年龄增长就会提高乳癌风险 。“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表示,美国的专业橄榄球运动员有很强的肌肉,因为他们老是吃动物性食物。但他们要付出很大代价,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美国的橄榄球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相对来讲,很多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是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肌肉的张力很高,而且也很健康。从现状看,不是以吃肉为主的人,要活得长命一些。从植物性食物对健康的广泛影响来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可以用食物来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依靠药物。
张年表示,关于动物性饮食和生育年龄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现在还没有结论。而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之前也很少有这种结论。“所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不能笼统地说他该吃肉还是不该吃肉。”
“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这是无稽之谈。很多不抽烟的人、不喝牛奶的人、不吃肉的人,也可能患癌。”王丁棉说:“动物性食品进食较多会让生育年龄延长,更是从来都没听说,没有任何临床依据。”
牛奶
牛奶能使孩子长得更快,但长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
——坎贝尔
世界暂时没有关于喝牛奶致癌的临床案例。
——王丁棉
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
——陈君石
喝奶:奶酪蛋白令癌细胞疯长?
林芳郁表示,经常喝牛奶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奶酪蛋白(在牛奶中占87%)可以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的蛋白,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他这一观点也颠覆了“牛奶有益身体健康”的观念。
坎贝尔表示,西方的科学文献中,牛奶存在问题,它可以升高胆固醇,作用甚至比饱和脂肪酸还厉害,它可以造成人体内的酸性环境,因此损伤人体。蛋白质促进身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这都有研究证据证明。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中国人进食牛奶的量很小,所以不能要中国人不喝牛奶。
长期以来,大家说牛奶有两个好处,一是牛奶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长得更快、长得更高大。第二,牛奶可以提供大量的钙。但实际上,长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性激素水平高和乳腺癌、子宫癌是有关系的。
陈君石表示,之前实验结果发现,老鼠吃奶酪蛋白,长的肝癌比吃植物性蛋白的老鼠多得多。但不能简单地说牛奶促发了癌症。奶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促进了癌症的发生,“要说促发癌症,那是不对的。”
但要说为了提高中国人体质,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喝一样多的牛奶,这不提倡。陈君石认为,要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并不是说要把牛奶一竿子打死。“牛奶假如占3%~5%,那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西方给我们的启示是很重要的。”
张年表示,反对“牛奶增加患癌几率”的说法。他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牛奶的吸收能力不同;并且,牛奶是否致癌,跟每天摄入牛奶的量也有很大关系。还没有任何结论可以证明喝牛奶会致癌。
王丁棉表示,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早就不新鲜了。但导致患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人体抵抗力等,都有可能是致癌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没有关于喝牛奶致癌的临床案例,很多从来不喝牛奶的人也患癌,所以,没有任何理由把喝牛奶和患癌挂起钩来。(记者肖欢欢)
台大医院院长指动物性食品会促使肿瘤发生
对此专家表示“吃素防癌、吃肉易致癌”非绝对
近日,台湾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出书表示,动物性食品会促使肿瘤发生,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喝牛奶会增加患癌几率。然而,不少专家表示,所谓吃素防癌、吃肉容易致癌,并不是绝对的。喝牛奶增加患癌几率,更是无稽之谈。
素食
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减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从而减少患癌症的几率。
——陈君石
说“植物性饮食可以减少肿瘤发生,甚至能改变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未免有些绝对。
——张年
吃素:多吃就能赶跑坏基因?
林芳郁表示,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即便有明显患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尽管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是有好处的”,但到底吃百分之多少的植物性食物是好的,这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并不提倡所有人都吃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假如人们愿意根据自己的口味、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话,这也无可非议。”
但是,陈君石同时表示,植物性饮食和吃素是两回事。吃素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吃素的人可以分为纯吃素的,也就是说不吃任何动物性食物的;还有一种吃蛋吃奶的吃素人;甚至有人吃鱼,也称自己是吃素的。所以,吃素的概念不好界定,但植物性饮食的界定就明晰多了。
关于“改变动物性蛋白的摄取量可以改变坏基因的开启和关闭”,陈君石表示,所有的疾病,不管哪种肿瘤,冠心病、中风、糖尿病,都是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某种基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减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从而让人减少患癌症的几率。
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年表示,对于植物性饮食是否可以防癌,目前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中国营养学会曾经制定出一个膳食宝塔。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从来不吃肉食也不科学,容易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所以,说植物性饮食可以减少肿瘤发生,甚至能改变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未免有些绝对。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对“植物性食物更健康”的说法表示质疑。他说,不能笼统地说植物性食物更健康,因为植物性食物也可能会出事,也可能会致癌。关键是进食的植物性食物,量是否恰当,质是否可靠。
肉食
美国专业橄榄球运动员有很强的肌肉,因为老是吃动物性食物,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坎贝尔
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不能笼统地说“他该吃肉还是不该吃肉”。
——张年
吃肉:致育龄增长 增乳癌风险?
林芳郁表示,要少吃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性食品会增加患癌几率。饮食中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9到10年,而生育年龄增长就会提高乳癌风险 。“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表示,美国的专业橄榄球运动员有很强的肌肉,因为他们老是吃动物性食物。但他们要付出很大代价,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美国的橄榄球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相对来讲,很多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是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肌肉的张力很高,而且也很健康。从现状看,不是以吃肉为主的人,要活得长命一些。从植物性食物对健康的广泛影响来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可以用食物来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依靠药物。
张年表示,关于动物性饮食和生育年龄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现在还没有结论。而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之前也很少有这种结论。“所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不能笼统地说他该吃肉还是不该吃肉。”
“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这是无稽之谈。很多不抽烟的人、不喝牛奶的人、不吃肉的人,也可能患癌。”王丁棉说:“动物性食品进食较多会让生育年龄延长,更是从来都没听说,没有任何临床依据。”
牛奶
牛奶能使孩子长得更快,但长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
——坎贝尔
世界暂时没有关于喝牛奶致癌的临床案例。
——王丁棉
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
——陈君石
喝奶:奶酪蛋白令癌细胞疯长?
林芳郁表示,经常喝牛奶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奶酪蛋白(在牛奶中占87%)可以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的蛋白,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他这一观点也颠覆了“牛奶有益身体健康”的观念。
坎贝尔表示,西方的科学文献中,牛奶存在问题,它可以升高胆固醇,作用甚至比饱和脂肪酸还厉害,它可以造成人体内的酸性环境,因此损伤人体。蛋白质促进身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这都有研究证据证明。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中国人进食牛奶的量很小,所以不能要中国人不喝牛奶。
长期以来,大家说牛奶有两个好处,一是牛奶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长得更快、长得更高大。第二,牛奶可以提供大量的钙。但实际上,长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性激素水平高和乳腺癌、子宫癌是有关系的。
陈君石表示,之前实验结果发现,老鼠吃奶酪蛋白,长的肝癌比吃植物性蛋白的老鼠多得多。但不能简单地说牛奶促发了癌症。奶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促进了癌症的发生,“要说促发癌症,那是不对的。”
但要说为了提高中国人体质,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喝一样多的牛奶,这不提倡。陈君石认为,要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并不是说要把牛奶一竿子打死。“牛奶假如占3%~5%,那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西方给我们的启示是很重要的。”
张年表示,反对“牛奶增加患癌几率”的说法。他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牛奶的吸收能力不同;并且,牛奶是否致癌,跟每天摄入牛奶的量也有很大关系。还没有任何结论可以证明喝牛奶会致癌。
王丁棉表示,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早就不新鲜了。但导致患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人体抵抗力等,都有可能是致癌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没有关于喝牛奶致癌的临床案例,很多从来不喝牛奶的人也患癌,所以,没有任何理由把喝牛奶和患癌挂起钩来。(记者肖欢欢)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