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汇健美猪”事件发生之后,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打击“瘦肉精”的力度,加强了动物卫生质量监管。但是,监测显示:近年来,在牛的养殖中违禁添加“瘦肉精”呈上升趋势。
对人体有很大影响
“瘦肉精”是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16种物质,将这些药物添加到动物饲料里,可以促进动物瘦肉的生长,所以被俗称为“瘦肉精”。在我国最常见的是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杨署明博士称,“瘦肉精”是俗名,其实“瘦肉精”是能治疗动物肺部疾病的药物,比如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药名为“克喘素”。“研究发现,将这类物质添加到家禽饲料中,能起到“营养再分配”作用,即促进动物蛋白质沉淀,促进脂肪分解,能让动物多长瘦肉。”
杨署明称,这类药物在动物体内是没有蓄积性的。摄入量越多,这类物质的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也就越高,且往往残留在动物内脏,比如肝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用,这类物质可以从动物体内排除。
尽管“瘦肉精”不会在动物体内蓄积,经过一段时间停用,可以从动物体内排出。但“瘦肉精”对人体还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正常健康的人是不应该多接触这类药物的。”杨署明说,这类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心跳加快,恶心,心悸等。对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糖尿病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
北京牛肉有“瘦肉精”检测
那么,北京市牛肉检疫和检测瘦肉精的情况怎样呢?
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卫生科室人员介绍,北京市采取定点屠宰,派驻官方兽医,集中检疫的方式。“屠宰场提出检疫申请,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官方兽医,开展屠宰检疫工作。主要检疫口蹄疫、牛感染性胸膜肺炎、日本血吸虫病等8种动物疫病,同时也检测是否含有瘦肉精。” 北京市动检所称,在检查中未发现含有瘦肉精的牛肉。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笔者走访了北京大兴区的一家经营牛肉屠宰的公司——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据该公司董事长赵金维介绍,他们的牛肉饲养和屠宰都要严格把关,在饲养阶段,有镇兽医和检疫卫生所的人员常驻该厂,定期检测,包括饲料安全和牛消毒情况;在屠宰阶段,有来自屠宰场,镇兽医和大兴区动物卫生检验局等组成的5人检疫队对屠宰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疫过程中,会对每个牛的内脏小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是否含有瘦肉精。
笔者查看了该厂的牛肉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由大兴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完成,上面列出的检测项目有11项,其中最后一项是“盐酸克伦特罗”。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国营菜市场——魏公村欣欣菜市场,卖牛肉的个体户赵先生介绍,该菜市场质量卫生由海淀区紫竹桥工商管理局监管,每年定期检测两次,春季和秋季各一次,通过检测的会得到一个检测合格报告。笔者查看赵先生的检测合格报告时,检测项目中包括“盐酸克伦特罗”。
利益诱惑是根本
“瘦肉精”所指的这类药物早已存在,但是直到1990年西班牙发生“瘦肉精”集体中毒事件,这个问题才引起了关注。
1997年,农业部发布法规,禁止使用“瘦肉精”。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6号),其中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等7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002年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通知》(公告第193号),明确将盐酸克伦特罗等3种β-兴奋剂列入清单。
2010年,农业部1519号公告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名单》规定了其他9种β-兴奋剂: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和苯乙醇胺A。
目前,我国明确禁止在养殖动物上使用的β-兴奋剂(即“瘦肉精”)达16种。
但是,为何“瘦肉精”难以遏制呢?
杨署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是经济利益的诱惑。“瘦肉精”的成本很低,而使用“瘦肉精”之后能获得高额经济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不断有人铤而走险,使用“瘦肉精”。
另一个原因在于政府监管方式比较被动。比如,检测机构能检测牛肉是否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但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多达16种,不法商贩有可能会添加别的或新的“瘦肉精”,这就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也使得政府现有的检测方式面临挑战。
杨署明认为,这个情况是可以改变的。“非法商贩之所以使用‘瘦肉精’是想增加动物的瘦肉率,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其实,通过现代畜牧技术,比如杂交配种,也可以提高动物的瘦肉率,不需要使用‘瘦肉精’。所以,推广这些畜牧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瘦肉精’的使用。”(实习生 田珊珊)
对人体有很大影响
“瘦肉精”是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16种物质,将这些药物添加到动物饲料里,可以促进动物瘦肉的生长,所以被俗称为“瘦肉精”。在我国最常见的是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杨署明博士称,“瘦肉精”是俗名,其实“瘦肉精”是能治疗动物肺部疾病的药物,比如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药名为“克喘素”。“研究发现,将这类物质添加到家禽饲料中,能起到“营养再分配”作用,即促进动物蛋白质沉淀,促进脂肪分解,能让动物多长瘦肉。”
杨署明称,这类药物在动物体内是没有蓄积性的。摄入量越多,这类物质的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也就越高,且往往残留在动物内脏,比如肝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用,这类物质可以从动物体内排除。
尽管“瘦肉精”不会在动物体内蓄积,经过一段时间停用,可以从动物体内排出。但“瘦肉精”对人体还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正常健康的人是不应该多接触这类药物的。”杨署明说,这类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心跳加快,恶心,心悸等。对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糖尿病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
北京牛肉有“瘦肉精”检测
那么,北京市牛肉检疫和检测瘦肉精的情况怎样呢?
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卫生科室人员介绍,北京市采取定点屠宰,派驻官方兽医,集中检疫的方式。“屠宰场提出检疫申请,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官方兽医,开展屠宰检疫工作。主要检疫口蹄疫、牛感染性胸膜肺炎、日本血吸虫病等8种动物疫病,同时也检测是否含有瘦肉精。” 北京市动检所称,在检查中未发现含有瘦肉精的牛肉。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笔者走访了北京大兴区的一家经营牛肉屠宰的公司——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据该公司董事长赵金维介绍,他们的牛肉饲养和屠宰都要严格把关,在饲养阶段,有镇兽医和检疫卫生所的人员常驻该厂,定期检测,包括饲料安全和牛消毒情况;在屠宰阶段,有来自屠宰场,镇兽医和大兴区动物卫生检验局等组成的5人检疫队对屠宰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疫过程中,会对每个牛的内脏小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是否含有瘦肉精。
笔者查看了该厂的牛肉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由大兴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完成,上面列出的检测项目有11项,其中最后一项是“盐酸克伦特罗”。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国营菜市场——魏公村欣欣菜市场,卖牛肉的个体户赵先生介绍,该菜市场质量卫生由海淀区紫竹桥工商管理局监管,每年定期检测两次,春季和秋季各一次,通过检测的会得到一个检测合格报告。笔者查看赵先生的检测合格报告时,检测项目中包括“盐酸克伦特罗”。
利益诱惑是根本
“瘦肉精”所指的这类药物早已存在,但是直到1990年西班牙发生“瘦肉精”集体中毒事件,这个问题才引起了关注。
1997年,农业部发布法规,禁止使用“瘦肉精”。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6号),其中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等7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002年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通知》(公告第193号),明确将盐酸克伦特罗等3种β-兴奋剂列入清单。
2010年,农业部1519号公告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名单》规定了其他9种β-兴奋剂: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和苯乙醇胺A。
目前,我国明确禁止在养殖动物上使用的β-兴奋剂(即“瘦肉精”)达16种。
但是,为何“瘦肉精”难以遏制呢?
杨署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是经济利益的诱惑。“瘦肉精”的成本很低,而使用“瘦肉精”之后能获得高额经济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不断有人铤而走险,使用“瘦肉精”。
另一个原因在于政府监管方式比较被动。比如,检测机构能检测牛肉是否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但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多达16种,不法商贩有可能会添加别的或新的“瘦肉精”,这就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也使得政府现有的检测方式面临挑战。
杨署明认为,这个情况是可以改变的。“非法商贩之所以使用‘瘦肉精’是想增加动物的瘦肉率,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其实,通过现代畜牧技术,比如杂交配种,也可以提高动物的瘦肉率,不需要使用‘瘦肉精’。所以,推广这些畜牧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瘦肉精’的使用。”(实习生 田珊珊)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