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建
不少人不放心现在市场上的肉蛋食品,理由是畜产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那么,是不是国内的肉蛋奶一无是处,一提到食品安全就是险象环生?请关注——肉蛋奶安全存在哪些误区?
是不是国内的肉蛋奶一无是处,是不是一提到食品安全就是险象环生?在近期举办的“2012食品安全科技论坛暨食品安全战略联盟工作会议”上,来自食品、科研、企业等方面的人士,对人们每天吃下去的肉蛋奶以及畜产品的安全现状及认识误区作了解读。
土猪土鸡不是“绿色”代名词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肉不如过去好吃了,这里确实有质量问题,但也有个习惯、感觉的原因。食品科技的有关专家说,从生产上看,肉的风味在肌间脂肪上。与土猪土鸡土蛋比,现在的专门品种,以国外的引进品种为主。它的特点是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加上严格控制出栏体重,肌间脂肪自然沉积少,这可能是不太好吃的一个原因。从生活上看,谁都有“饿时吃糠也香,饱时吃蜜不甜”的切身感受。当人们从吃不饱走到吃不了的阶段,生活感受也会发生变化。
很多人喜欢挑选“土猪”“土鸡蛋”字样的肉食品。其原因是吃天然食物,不吃饲料,满地跑,没有污染、风味好。其实,“土猪”“土鸡蛋”决不能与安全、绿色划等号。消费者有所不知,散养的“土猪”也有使用霉变的陈化粮,饲喂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作物下脚料,还吃泔水等餐厨垃圾。寄生虫病难以控制、生猪疾病乱用药等也时有发生。而规模养殖场的饲料猪,只要不违法添加,安全更有保障。
过去养一头猪两年出栏,现在不到半年;过去养只鸡要半年,现在45天。这是不是激素催大的?专家解释说,长期来看,解决畜产品安全问题还是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一些商品猪地方品种日增800克,包括料肉比在2.6∶1,瘦肉率60%以上等都有严格的配比。从地方土种到专门品种蛋鸡生产性能,料蛋比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地方黄羽鸡品种,上市日龄45天左右(6—7周龄)是一种规模化科学养殖。把45天出栏集约化养鸡,说成是被激素催成的“速成鸡”,都是以偏概全,也是不准确的。
未见肉品残留“瘦肉精”导致中毒
“瘦肉精”是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的俗称,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很多β-激动剂类化合物都是人用药,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给动物饲喂盐酸克伦特罗等β-激动剂类化合物,可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所以叫它“瘦肉精”。
农业部畜牧司副司长杨振海说,畜产品检出含量一般在每公斤几微克水平(学术上叫ppb,即十亿分之一)。人和动物食入的“瘦肉精”,绝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体内残留的经过一段停药期后也可全部排出。目前全世界因食用含“瘦肉精”食品而中毒的事件,全部是由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尚未发现由于肉品中残留其他“瘦肉精”类物质导致中毒的情况。
杨振海说,从盐酸克伦特罗中毒病例看,经过短期治疗都恢复了健康。盐酸克伦特罗等“瘦肉精”类物质作为药物长期使用,尚未发现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10多年来,农业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强监管,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从不足70%提高到99%以上。2011年的河南“瘦肉精”案件,除了“瘦肉精”问题根源在利益驱使,一个难点是养殖分散和制售渠道隐蔽,监管难度很大。
牛奶中黄曲霉素毒性比粮食中的小
科学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是极强的致癌物之一,目前已分离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等。B1毒性最强。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的谷物最易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由饲料中的B1转化而来,转化比例约为1%左右。
杨振海说,对玉米、花生等易污染粮油产品,我国规定的限量值为20ppb,其他植物类产品为10ppb(按B1计),对牛奶等动物产品,限量值为0.5ppb(按M1计);美国规定植物类食品的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15ppb,牛奶等动物食品不得超过0.5ppb;欧盟规定植物类食品的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2ppb,牛奶等动物食品不得超过0.05ppb。牛奶中M1的毒性比粮食中的B1小,限量值比粮食更严。再者说,牛奶在居民膳食中的比例比粮食更低。
专家说,残留限量值不等于产生危害的风险值,其中预留了很大的安全空间。一般都在1000倍以上,最少不小于100倍。以黄曲霉毒素为例,个别媒体把超标1.2倍的牛奶,夸大宣传为“致癌奶”,实际上远没有达到产生危害的风险值水平,它只能算作是不合格产品。
畜产品安全落差原因有三
畜产品安全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落差?百姓误读与食品真相为何有如此大差距?专家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是科普宣传不够,造成了风险交流不足和给人云亦云提供了机会,以致出现不实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各国都存在,像德国的二公式英鸡蛋事件、欧洲的毒黄瓜事件,波及面和危害程度都比我国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大,但它们并没有动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体系的信心。原因在于有关部门多年发展建立的高效风险交流机制,培育了民众的科学素质和理性态度,此外能将食品安全问题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告诉公众。而我们还没有从“报喜不报忧”的惯性做法上完全转变过来,信息公布不及时、不全面,科普宣传不系统、解疑释惑不主动等。
其次,一些媒体只强调“眼球”效应,难免有放大问题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不实或夸大报道。
再者,部分专家说话随意,也有跨界谈自己并不熟悉和了解的问题,以至于误导公众。也有的专家出于商业利益的不端言行,也损害了公众对专家学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