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靠不穿秋裤加强腿部耐寒太过极端

发布时间: 2020-10-19 03:16:26      来源:http://来源:新京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取暖在冬季是个热话题。最近,网络热炒的就有两个这样的说法一是“穿秋裤、棉毛裤能逐渐让人丧失抗寒能力”,一是“不提供暖气能锻炼南方人的抗寒能力”。不穿秋裤真的可以提高人的耐寒性?抗寒性真的可以通过“寒

取暖在冬季是个热话题。最近,网络热炒的就有两个这样的说法:一是“穿秋裤、棉毛裤能逐渐让人丧失抗寒能力”,一是“不提供暖气能锻炼南方人的抗寒能力”。不穿秋裤真的可以提高人的耐寒性?抗寒性真的可以通过“寒冷教育”获得提高吗?

  以保暖为目的的秋裤属于舶来品

  秋裤,这个“秋菊”般乡土气十足的名字,确是货真价实的舶来品。网上那条充满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帖子——“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认为秋裤进入中国是前苏联为了让中国人的双腿和关节丧失抗寒性,体质弱化,变得无法在高纬度地区活动,从而巩固前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永久占领。生生捏造了秋裤“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实际上,这种贴身穿着,以保暖为目的的秋衣秋裤,在英文里为long underwear或long johns.它和羽绒服、帽子、手套、雪地靴等一样,都是保暖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寒从脚起”只是经验性判断

  大冬天光腿穿裙子总能在一众裹得跟粽子似的人群中享受某种鹤立鸡群感,这时候有人出来说,姑娘,寒从脚起,当心得关节炎。中国人传统养生观念中,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所以,脚的皮温最低。如果“足部受到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能导致胃脘痛、腹泻、行经腹痛、腰腿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等病症。

  “我觉得寒从脚起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是经验性的意见,并没有相关的临床实证。”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说,人体肢端如脚趾、手指、膝盖、肩膀等部位,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脂肪、血管相对较少,肢端血液循环本身较差,热量容易散失,如果保暖不好的话,很容易在低温情况下出现肢端冻伤。而如果腿脚温暖,是因为整个身体保暖较好,机能运转良好——心跳强有力,血液循环通畅,血液流动可达血管末梢,带来了身体耗能所需的能量和养分,细胞可以正常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低温时不是只有肢端才会“敏感”

  实际上,曹建民说,人面对低温时,并不是只有肢端才会“敏感”、“着凉”。低温会造成人体机能的一系列反应变化:人在感觉寒冷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全身骨骼肌阵发性收缩,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这也是为什么寒冷时我们会打寒战的原因),此时再加上其他原因如疲劳造成的代谢产物聚集,很容易造成腿部抽筋;低温也会造成肌肉黏滞性增加,肌肉和韧带变得较僵硬,如果用力活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低温造成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容易造成暴露的身体部位的冻伤,尤其是肢端冻伤;低温会造成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降低,对体育锻炼产生不良影响。

  低温引起人体内能源物质代谢过程加强,增加氧的消耗,当气温过低时则可能使体温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氧离解度降低,加重运动中的组织缺氧,严重时会出现头晕、协调能力下降、步履不稳、意识模糊甚至丧失,若不及时处理则可造成严重冻伤或死亡。而国外有研究证明,长期低温的劣性刺激下,反而会诱发各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

  ■ 热点问答

  不提倡儿童进行“耐寒性训练”

  Q日韩两国都有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耐寒性训练的项目,让幼儿在寒冷环境中裸身运动,怎么看这种“耐寒教育”,它是不是能提高人的体质,并且能锻炼人的毅力?

  曹建民:我个人是不提倡孩子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所谓的“耐寒性训练”的,在气温适宜、适当保温的条件下一定量的能量消耗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有好处,冬季也应该加强体育锻炼。长期的适度训练会对外界环境的刺激适应得更快,不单单是对寒冷的适应。但所谓的适应寒冷的锻炼,实际上低估了人对寒冷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低温环境的劣性刺激是否会对人造成不利影响更大?比如说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增加。

  柏立群:我认为这是属于对少年儿童的极端教育。入冬后,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会进行自我调节,此时机体处于收敛状态,需要外部衣物保暖。脱掉后在年轻时气血充盈时不会察觉问题,但是等岁数大了以后,气血运行较差,各项脏器功能下降的时候,毛病就显现出来了。

  就像我不提倡冬泳一样,冬泳并不是望文生义的一年四季冲冷水澡,而是可能用凉毛巾擦一下身体,身体对寒冷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合个人的,不一定适合整个人群。冬泳的寒冷刺激血管急剧收缩,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很可能会被诱发,而冬泳的人当中关节炎患者相对较多。建议大家按照个体的年龄、身体素质、工作性质等等来量力而行。

  可以减外衣,但不能减贴身穿衣物

  Q人们为什么拿秋裤来说耐寒性,而不是羽绒服、棉裤来说呢?还有人说秋裤穿得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柏立群:如果冬天穿夏天的衣物,是否更能提升人的耐寒性?这样一想这个命题就很荒谬。另外,我认为,贴身穿的衣物的保暖性是整个身体保暖性的关键。如果衣物与人体的贴服性非常好,就不会在之间形成空气层流动,这类似于鸟禽类的贴身羽绒是最保暖的。所以,我建议贴身穿纯棉、纯羊绒等保暖性强的内衣。根据环境增减衣物,减的是外衣,可以减棉袄,不能减贴身穿的衣物。有人觉得内衣紧影响血液流动,实际上,内衣的松紧度是不会像弹力袜那样的,一般不会影响到血液循环。

  Q胖人是不是比一般人要更耐寒?

  柏立群:胖人的脂肪层较厚,所以耐寒。在相对寒冷的环境里的人的脂肪层普遍比在温暖环境中的人的要厚。比如说所有的游泳运动员,由于在相对寒冷的水里受到低温刺激过多,他们的脂肪层比普通人都要厚。所以,游泳不可能减肥,但是可以改变体型。

  曹建民: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胖人的皮下脂肪层较厚,能减少热能散发,散热较慢。如果需要在极寒条件下生存而同时没有食物,胖人比普通人更可以消耗自己的脂肪为热量生存。

  Q装暖气是否会降低南方人的抗寒性?

  柏立群:我个人认为在南方装暖气非常必要。因为南方的寒冷在于它的湿度大,暖气不仅可以提升室温,还有干燥作用。寒湿环境对人体的骨关节有不利影响,受寒后对肌肉和血液都有不利影响。

  ■ 抗寒性讨论

  耐寒训练更多靠饮食和自我调节

  “越用越发达,越不用越退化”的想法根深蒂固。一直穿秋裤就会使得自身的抗寒能力逐渐丧失?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Ent在《秋裤能让人失去抗寒能力?》里说,“越用越发达”这个说法只对某些特例成立。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的确可以因为合理锻炼使用而变得强大,但不正确的使用也可以导致受伤甚至报废;接触某些病原体可以起到免疫的效果,但是除非是专门设计的疫苗,不然往往得不偿失;长期接触多数毒药不会产生耐受性,只能导致慢性中毒。

  “事实上几乎所有器官的使用都伴随着损耗,只不过对于肌肉和免疫系统这些领域,人体生理采取了近似于‘预备队’的机制,哪里出现需求就往哪里投入资源。但这些是特例,不能随便外推的。”

  “指望不穿秋裤能加强锻炼腿部的耐寒功能,我认为这是极为异端的说法。”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柏立群说,与其指望秋裤,不如指望人体对所处环境的自我调节和长期的饮食习惯。

  “比如说在寒冷的瑞士流行的奶酪火锅,为当地人提供了高卡路里和高热量,来抵御严寒带来的能量消耗,他们的机体代谢机制较强;而国人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能提供的热量较低。如果改变饮食结构,在寒冷季节里多摄入油脂高、蛋白质高的食物,相对耐寒性也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冬天会多吃羊肉、牛肉等食物的原因。”

  人的耐寒性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另一种通过自然选择的途径,即在天气足够冷的时候穿足够少的衣服,如果存在某个‘抗冻基因’让人不容易冻死,那么每冻死一个人,‘抗冻基因’所占的比例在人群中多一点儿,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整体人群就会变得更抗冻了。”Ent说,这种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不同的人之间真的存在抗寒能力的显著差异?这个差异是基因在起决定性作用还是其他因素?现实中天冷会冻死多少人?绝大部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前提下,这样的自然选择实际很难进行并需要上万年时间。在这过程中,随机突变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谁又能预言未来跑得快的人一定更适应世界,画画好的人就一定不适应呢?自然选择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能预料未来的环境,一旦环境剧变就抓瞎;而人类文明虽然减弱了自然选择的效果,却大大提升了多样性。某种意义上,掌握着文明多样化的人类才是适应力最强的物种,而用石器时代的‘好’标准来要求现代人类,未免太过狭隘、太过短视了。”(记者 潘波)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