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磊□
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经中华医学会第24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确认,“经血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等8个项目被授予201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蛋白质组支撑技术及其在重大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等25个项目被授予二等奖;“一些免疫及炎性基因遗传变异对基因功能和肿瘤易感性的作用”等47个项目被授予三等奖。
8项一等奖获奖项目价值何在?在临床诊疗中有何具体应用?应用成效怎样?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有关专家对其逐一作了点评。
经血传播的HIV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阚全程等
研究人员首次摸清了我国贫困地区经血传播HIV的流行特点:早期在农村地区传播呈灶状分布,途径单一,流行毒株单一(泰国B亚型);近些年,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流行毒株重组变异明显。研究确定了经济有效的救治方案:通过国产药物组合,建立了适合我国的耐药风险低、经济有效的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治疗方案。
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宣教先导,推行“四免一关怀”,以控制单阳家庭内传播、母婴传播、感染者管理为防治重点,健全检测网络,控制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该方案在河南省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地区的应用过程中,医疗费用降低了60%,病死率降低了70%,新发感染率降低了8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机制分型及新诊治模式的创建和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等
研究发现了高眼压型开角型青光眼(开青)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损伤机制:首次发现中国人MYOC基因突变类型不同于西方人,并发现各突变类型均可造成房水流出通道小梁细胞内质网蛋白积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直接原因是相对低的颅内压,并发现跨筛板压力差是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原因。这一发现使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水平从疾病进程的分类迈向机制分类。
新的诊断治疗模式目前已推广到全国20余家单位和300余家医院,使青光眼的致盲率从15%降低到5%,致残率由30%降至10%,实际受益达260万人。
微创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脱位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等
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设计了骶1椎弓根轴位像X线投照技术,发现了更加安全的骶髂螺钉置钉通道,缩短了手术时间,神经血管受损率降至0.8%,且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研制了同时具有复位和固定作用,与骨盆后环解剖结构相适形,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微创可调式接骨板。与传统技术相比,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提高25%~33%,复位质量优良率由85%提高至93%,手术时间缩短了39%,出血量减少45%,内固定失败和软组织刺激等并发症发生率由11%降至2.3%。
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了骶髂关节前脱位这一新的骨盆损伤类型,填补了国际空白,明确了其损伤机制,制订了微创治疗方案。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
上海长海医院景在平等
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肾下腹主动脉瘤及胸降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在此基础上,借助杂交技术进行复合微创治疗,扩大了微创手术的治疗范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器具研制,应用高级微创技术治疗内脏分支区腹主动脉病变、主动脉弓病变及升主动脉病变,突破了原腔内手术禁区。
自主研发了开窗型移植物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区的腹主动脉瘤,及分支型移植物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完成了主动脉腔内器具的国产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腔内血管外科和腔内隔绝术的新概念,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适合主动脉疾病微创腔内治疗的“3N3V分型法”和“腔内血管学”概念。
肾脏移植免疫抑制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钱叶勇等
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肾脏移植受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征,明确了其免疫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提出受者优化免疫抑制剂方案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是诱导肾移植受者免疫诱导耐受的关键,为肾移植免疫抑制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在国内首次提出移植后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发病基础和处理原则,形成了肾移植术后糖尿病高危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新方案。该项目组还主持制定了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构建了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全球第二大肾移植数据库。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等
研究人员发现了3个新的中国人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标志和3个血清标志物,明确了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改变了预防策略。确定了中国食管癌筛查的最佳技术为直接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活检。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是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确立重度异型增生为治疗的起点。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内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癌和癌前病变的示范方案。
在国际上首次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术前、术后放疗可临床获益。国际上首次确立食管小细胞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和《中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在国际上首创了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应用推广体系和实时监查网络平台。
放创复合伤难愈机制与干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史春梦等
研究人员首次确立放创复合伤的伤情分级原则和代表性致伤模型,提出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损害为关键环节愈合诸因素失调的难愈机制,牵头制定了本领域国家和军队卫生标准。
研究人员率先提出皮肤是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新途径,并揭示其促进创面修复和造血损伤恢复的作用和机制,建立了干细胞标记和示踪的新方法,创建了干细胞恶性转化和成瘤性预警的新技术。形成了放创复合伤干细胞治疗的系列创新策略和技术方案。创建了真皮干细胞全身治疗新策略,阐明其多靶位归巢特征及机制,建立了以“增强伤部炎性细胞反应—干细胞基因修饰—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为核心的促进难愈创面修复的序贯策略。
两种重要致盲眼病(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杨培增等
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Behcet病和VKH综合征发生的一个新通路——IL-23/IL-17和4个生物标记,揭示出调节性T细胞紊乱是这两种重要致盲眼病发生及慢性化的重要机制。发现环孢素等多种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黄连素和IFN-α基因治疗等可通过抑制IL-23/IL-17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研究人员揭示出机体抵御Behcet病和VKH综合征等的机制——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形成的细胞学和分子学基础。
此外,项目组人员第一次完整描绘出两种疾病的临床谱系、进展规律和致盲规律,建立起VKH综合征的诊断和分期标准,提高了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经中华医学会第24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确认,“经血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等8个项目被授予201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蛋白质组支撑技术及其在重大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等25个项目被授予二等奖;“一些免疫及炎性基因遗传变异对基因功能和肿瘤易感性的作用”等47个项目被授予三等奖。
8项一等奖获奖项目价值何在?在临床诊疗中有何具体应用?应用成效怎样?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有关专家对其逐一作了点评。
经血传播的HIV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阚全程等
研究人员首次摸清了我国贫困地区经血传播HIV的流行特点:早期在农村地区传播呈灶状分布,途径单一,流行毒株单一(泰国B亚型);近些年,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流行毒株重组变异明显。研究确定了经济有效的救治方案:通过国产药物组合,建立了适合我国的耐药风险低、经济有效的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治疗方案。
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宣教先导,推行“四免一关怀”,以控制单阳家庭内传播、母婴传播、感染者管理为防治重点,健全检测网络,控制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该方案在河南省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地区的应用过程中,医疗费用降低了60%,病死率降低了70%,新发感染率降低了8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机制分型及新诊治模式的创建和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等
研究发现了高眼压型开角型青光眼(开青)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损伤机制:首次发现中国人MYOC基因突变类型不同于西方人,并发现各突变类型均可造成房水流出通道小梁细胞内质网蛋白积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直接原因是相对低的颅内压,并发现跨筛板压力差是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原因。这一发现使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水平从疾病进程的分类迈向机制分类。
新的诊断治疗模式目前已推广到全国20余家单位和300余家医院,使青光眼的致盲率从15%降低到5%,致残率由30%降至10%,实际受益达260万人。
微创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脱位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等
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设计了骶1椎弓根轴位像X线投照技术,发现了更加安全的骶髂螺钉置钉通道,缩短了手术时间,神经血管受损率降至0.8%,且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研制了同时具有复位和固定作用,与骨盆后环解剖结构相适形,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微创可调式接骨板。与传统技术相比,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提高25%~33%,复位质量优良率由85%提高至93%,手术时间缩短了39%,出血量减少45%,内固定失败和软组织刺激等并发症发生率由11%降至2.3%。
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了骶髂关节前脱位这一新的骨盆损伤类型,填补了国际空白,明确了其损伤机制,制订了微创治疗方案。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
上海长海医院景在平等
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肾下腹主动脉瘤及胸降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在此基础上,借助杂交技术进行复合微创治疗,扩大了微创手术的治疗范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器具研制,应用高级微创技术治疗内脏分支区腹主动脉病变、主动脉弓病变及升主动脉病变,突破了原腔内手术禁区。
自主研发了开窗型移植物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区的腹主动脉瘤,及分支型移植物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完成了主动脉腔内器具的国产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腔内血管外科和腔内隔绝术的新概念,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适合主动脉疾病微创腔内治疗的“3N3V分型法”和“腔内血管学”概念。
肾脏移植免疫抑制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钱叶勇等
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肾脏移植受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征,明确了其免疫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提出受者优化免疫抑制剂方案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是诱导肾移植受者免疫诱导耐受的关键,为肾移植免疫抑制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在国内首次提出移植后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发病基础和处理原则,形成了肾移植术后糖尿病高危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新方案。该项目组还主持制定了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构建了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全球第二大肾移植数据库。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等
研究人员发现了3个新的中国人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标志和3个血清标志物,明确了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改变了预防策略。确定了中国食管癌筛查的最佳技术为直接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活检。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是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确立重度异型增生为治疗的起点。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内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癌和癌前病变的示范方案。
在国际上首次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术前、术后放疗可临床获益。国际上首次确立食管小细胞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和《中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在国际上首创了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应用推广体系和实时监查网络平台。
放创复合伤难愈机制与干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史春梦等
研究人员首次确立放创复合伤的伤情分级原则和代表性致伤模型,提出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损害为关键环节愈合诸因素失调的难愈机制,牵头制定了本领域国家和军队卫生标准。
研究人员率先提出皮肤是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新途径,并揭示其促进创面修复和造血损伤恢复的作用和机制,建立了干细胞标记和示踪的新方法,创建了干细胞恶性转化和成瘤性预警的新技术。形成了放创复合伤干细胞治疗的系列创新策略和技术方案。创建了真皮干细胞全身治疗新策略,阐明其多靶位归巢特征及机制,建立了以“增强伤部炎性细胞反应—干细胞基因修饰—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为核心的促进难愈创面修复的序贯策略。
两种重要致盲眼病(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杨培增等
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Behcet病和VKH综合征发生的一个新通路——IL-23/IL-17和4个生物标记,揭示出调节性T细胞紊乱是这两种重要致盲眼病发生及慢性化的重要机制。发现环孢素等多种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黄连素和IFN-α基因治疗等可通过抑制IL-23/IL-17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研究人员揭示出机体抵御Behcet病和VKH综合征等的机制——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形成的细胞学和分子学基础。
此外,项目组人员第一次完整描绘出两种疾病的临床谱系、进展规律和致盲规律,建立起VKH综合征的诊断和分期标准,提高了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