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逾八成受访者工作后体重增加 建议预防过劳肥

发布时间: 2020-10-20 10:42:48      来源:http://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时下,不少“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够呛,本以为会变瘦,结果体重反而一路飙升。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原因,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过劳肥”

时下,不少“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够呛,本以为会变瘦,结果体重反而一路飙升。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原因,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过劳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284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0%的人直言身边有不少人“过劳肥”,其中19.8%的人认为“非常多”。75.7%的人认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首要原因。

  受访者中,70后占39.9%,80占35.0%,90后占3.6%。

  84.8%的人参加工作后体重增加

  调查显示,84.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工作以后体重增加,其中33.2%的人体重增加至超重。

  甘肃某地基层公务员柴先生,虽然每天都感觉很忙很焦虑,但却越来越胖,身体也越来越差。“参加工作以来,长期饮食不规律。由于家离单位远,每天6点半就要出发上班,早饭自然就跳过了。平时又经常下乡,中午正好在赶路,午饭也就拖成了晚饭。饿了一天肚子,晚上应酬一来,就容易暴饮暴食。”他说,由于基层工作机动性强、压力大,和他情况类似的同事大有人在。

  浙江的仲先生也有同感,由于在物料供应部门工作,平时总少不了跟生意伙伴吃饭喝酒,酒桌上往往都是些高热量的饭菜,很容易增肥。“没应酬时,就得一天坐在电脑前工作8个多小时。我现在每周运动三四次,体重还是在不断上升。”

  是什么导致了职场人士“过劳肥”?调查显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排在首位,75.7%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61.7%),第三是“每天都很累,没精力和时间运动”(55.9%)。接下来是:“应酬多,容易暴饮暴食”(53.9%),“时间紧张,睡眠不足”(49.9%),“心理压力大,通过吃东西来减压”(39.6%)等。

  “压力大、睡眠不足导致肥胖,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功能发生紊乱。”上海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周里钢告诉记者,长时间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和大脑扁桃叶中管理睡眠和情绪的神经元工作异常,造成管理饮食的神经元失去平衡,导致食欲变化。所以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压力越大越想吃,最终摄取过多热量。此外,下丘脑功能紊乱,还会引起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使人容易变胖。

  73.7%的人建议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以预防“过劳肥”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认为自己身体好,小病小痛根本不能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在吉林某医院工作的张女士说,她的爱人就是“过劳肥”队伍的一员。“虽然一直催他运动,可他最多坚持一两天就没下文了。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等他年纪大一些,身体一定会出大问题。”张女士担忧地说。

  调查中,93.3%的人认为 “过劳肥”的危害大,其中60.7%的人认为危害非常大。

  “肥胖可能引发二型糖尿病,和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周里钢说,肥胖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代谢综合症”,根据人的基因不同,表现为不同器官上的损害。“超重者如果经常感到劳累、乏力、失眠等,需尽早去医院检查。”他提醒,普通的体检对于35岁以上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人是不够的,他们应该去内分泌科进行专业检查,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状况。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光要忙工作,还要面对父母养老、孩子上学等各种家庭压力,就怕自己得大病。”柴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在医院查出自己血脂和血压双高,这让他更加担忧自己的身体。

  对于预防和减少职场“过劳肥”,受访者给出了如下建议:“坚持锻炼,形成良好生活习惯”(73.7%),“科学安排作息,尽量少熬夜”(62.4%),“饮食规律,少吃零食和夜宵”(57.1%)等。

  55.7%的人表示企业要重视员工身心健康,给员工的压力和任务要适度;54.5%的人希望企业尽量创造条件,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运动和放松。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呼吁,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职工食堂,为员工提供低油低盐的健康工作餐,同时多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活动,并设立心理咨询室,以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周里钢建议,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要在饮食上加以控制,注意选取含高纤维素、适量蛋白质、少淀粉、低脂肪的食物。同时他建议,人们多参加群体性活动。“对于一些想通过运动减肥的人来说,长期坚持很不容易。如果和朋友、亲人一起进行,就可以让运动会变得愉快一些,并有利于保持好心情。”(本报记者 周易)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