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被认为与发育期的心理压力有关,但人们对此一直不知其所以然。研究人员18日发表论文说,动物实验表明,发育期心理压力导致的精神疾病,主要由基因变异和生长环境双重因素决定。
日本名城大学药学系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
研究人员培养出携带特定变异基因的实验鼠,这种基因变异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病相关。从实验鼠出生5周起(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研究人员将其单独隔离饲养连续3周,并给实验鼠施加精神压力。3周后,实验鼠出现了对声音过敏反应以及意志消沉等症状。
而如果将携带变异基因的实验鼠集体饲养,实验鼠不会出现精神疾病的症状。基因正常的实验鼠,即使隔离饲养也不会发病。
研究小组带头人、名城大学特聘教授锅岛俊隆说:“这说明精神疾病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发病实验鼠会出现一些异常,比如血液中应激激素的量增加,脑内与注意力和决策有关的神经回路无法产生特定的酶,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量减少和作用下降等。不过在给实验鼠注射阻断应激激素受体的药物后,相应症状出现了改善。
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这项研究。(记者 蓝建中)
日本名城大学药学系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
研究人员培养出携带特定变异基因的实验鼠,这种基因变异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病相关。从实验鼠出生5周起(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研究人员将其单独隔离饲养连续3周,并给实验鼠施加精神压力。3周后,实验鼠出现了对声音过敏反应以及意志消沉等症状。
而如果将携带变异基因的实验鼠集体饲养,实验鼠不会出现精神疾病的症状。基因正常的实验鼠,即使隔离饲养也不会发病。
研究小组带头人、名城大学特聘教授锅岛俊隆说:“这说明精神疾病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发病实验鼠会出现一些异常,比如血液中应激激素的量增加,脑内与注意力和决策有关的神经回路无法产生特定的酶,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量减少和作用下降等。不过在给实验鼠注射阻断应激激素受体的药物后,相应症状出现了改善。
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这项研究。(记者 蓝建中)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