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非):据日本时事通讯社16日报道,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采用基因疗法,在治疗可导致失明的遗传性眼疾“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实验上取得成功。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是由于感光视网膜细胞渐渐被破坏而导致视野变窄的一种眼疾。医学界认为这是导致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与遗传基因Crx的变异有关,表现为从婴幼儿起就出现视力障碍,平均每3000-4000人中就有1人患上此病,并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刚刚出生且缺乏Crx遗传基因的实验鼠进行了实验,将这种基因植入这些实验鼠中,15周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实验鼠长出了视觉细胞,并且可以测定出从视网膜发送到大脑的电子信号,证明视网膜的生理机能得到了恢复。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是由于感光视网膜细胞渐渐被破坏而导致视野变窄的一种眼疾。医学界认为这是导致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与遗传基因Crx的变异有关,表现为从婴幼儿起就出现视力障碍,平均每3000-4000人中就有1人患上此病,并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刚刚出生且缺乏Crx遗传基因的实验鼠进行了实验,将这种基因植入这些实验鼠中,15周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实验鼠长出了视觉细胞,并且可以测定出从视网膜发送到大脑的电子信号,证明视网膜的生理机能得到了恢复。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