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目前的定义为一组主要由IgE依赖机制介导的疾病。然而,在临床上病史、点刺、斑贴试验等才是常用的诊断依据,而非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因此,临床诊断的过敏性疾病远多于IgE检测阳性的患者。那么,在临床中我们该如何操作呢?
一项来自33个国家、13.9亿人口的大型调查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是累及大约22%世界人口的常见疾病。尽管过敏性疾病的定义为一组主要由IgE依赖机制介导的疾病,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这项统计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IgE检测。过敏的常规诊断程序为:病史和体征,然后用过敏源提取物进行皮试、斑贴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
特异性IgE的升高≠过敏
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试)与特异性IgE检测的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以特异性IgE的检测阳性与否为依据的,而是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上述统计报告中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进行IgE检测。其二,只有极少数的临床医生根据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开抗过敏药物的处方。最后,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对食物、药物过敏,以及哮喘的辅助诊断意义较差。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2008~2010年曾对50487名过敏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仅有32%(食物过敏源)~42% (气传过敏源)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特异性IgE检测的结果一致。也就是说大约60%的患者有过敏的临床表现,但是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不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的临床情景理解上述现象。某患者因怀疑对玫瑰花过敏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做特异性IgE检测。若结果阳性(<42%),可确定患者对玫瑰花过敏,医生会为其开些抗过敏药服用。若结果阴性(>58%),医生并不能排除该患者对玫瑰花过敏,因此还是会给其开些抗过敏药。
上述现象表明,我们过高地评价了特异性IgE检测在临床上诊断过敏时的重要性,或没有完全理解特异性IgE水平变化的实际意义,我们人为地给“过敏”下的定义与大众理解的过敏并不一致。其差别在于我们所说的过敏是IgE介导的疾病,这使过敏的定义变得狭窄。实际上,IgE介导的疾病只是过敏的一种亚型。
类过敏反应也是一类过敏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沿用了近40年的过敏性疾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将原来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修改为是一组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
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类过敏反应的概念。类过敏反应与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是无法区别的,其诊断依据是检测不到可疑致敏物质的血清特异性 IgE。实际上,类过敏反应的本质就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不同研究发现该反应发生率从0.1%~75%不等,远高于传统概念的过敏反应。主要作用于皮肤、心血管、呼吸和胃肠系统等四个靶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可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综合征、结膜炎、鼻炎、哮喘及严重过敏反应。
由于这类反应是非IgE介导的,因此按照目前对过敏反应的定义不能称其为过敏反应。但是依照我们的概念,类过敏反应的本质就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其中有些物质既非抗原也非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不经过潜伏期、无抗原-抗体结合过程,迅速出现与过敏反应相同的临床表现。
食品、食品添加剂及药物是类过敏反应最主要的诱因,其诊断特征为机体对可疑物质缺少特异性的IgE反应,患者血清IgE浓度不升高,其治疗类似于过敏性疾病。需注意与过敏反应不同的是,过敏源皮试或特异性IgE检测无法提示该反应,因此对病史的了解及进行激发试验非常重要,常用的检测指标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测定、补体总活性和补体C3和C5测定等。
过敏实验室诊断可依新程序
以新的过敏定义为基础,我们提出了过敏性疾病的新实验室诊断程序(如图),并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皮肤斑点试验系列产品、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激发试验系列产品。其中,斑贴试验是目前检测小分子过敏源的最佳方法,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多样,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临床医师还是患者自身的推测往往是不可靠的,而斑贴试验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病因。研究发现,如果不进行斑贴试验,至少50%的相关变应原会被漏诊。因此Niels Hjorth建议,超过一个月的手部皮炎及所有职业性皮肤病患者都应做斑贴试验检查。
如今,人们生产及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小分子致病因子越来越多,如食物中的化肥、色素、催熟剂、保鲜剂,衣物中的防皱剂、柔顺剂,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等。因而,斑贴试验在临床上大有可为,此外它还可用于药物、食物等过敏源的检测。(刘 洋整理)
一项来自33个国家、13.9亿人口的大型调查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是累及大约22%世界人口的常见疾病。尽管过敏性疾病的定义为一组主要由IgE依赖机制介导的疾病,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这项统计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IgE检测。过敏的常规诊断程序为:病史和体征,然后用过敏源提取物进行皮试、斑贴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
特异性IgE的升高≠过敏
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试)与特异性IgE检测的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以特异性IgE的检测阳性与否为依据的,而是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上述统计报告中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进行IgE检测。其二,只有极少数的临床医生根据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开抗过敏药物的处方。最后,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对食物、药物过敏,以及哮喘的辅助诊断意义较差。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2008~2010年曾对50487名过敏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仅有32%(食物过敏源)~42% (气传过敏源)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特异性IgE检测的结果一致。也就是说大约60%的患者有过敏的临床表现,但是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不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的临床情景理解上述现象。某患者因怀疑对玫瑰花过敏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做特异性IgE检测。若结果阳性(<42%),可确定患者对玫瑰花过敏,医生会为其开些抗过敏药服用。若结果阴性(>58%),医生并不能排除该患者对玫瑰花过敏,因此还是会给其开些抗过敏药。
上述现象表明,我们过高地评价了特异性IgE检测在临床上诊断过敏时的重要性,或没有完全理解特异性IgE水平变化的实际意义,我们人为地给“过敏”下的定义与大众理解的过敏并不一致。其差别在于我们所说的过敏是IgE介导的疾病,这使过敏的定义变得狭窄。实际上,IgE介导的疾病只是过敏的一种亚型。
类过敏反应也是一类过敏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沿用了近40年的过敏性疾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将原来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修改为是一组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
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类过敏反应的概念。类过敏反应与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是无法区别的,其诊断依据是检测不到可疑致敏物质的血清特异性 IgE。实际上,类过敏反应的本质就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不同研究发现该反应发生率从0.1%~75%不等,远高于传统概念的过敏反应。主要作用于皮肤、心血管、呼吸和胃肠系统等四个靶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可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综合征、结膜炎、鼻炎、哮喘及严重过敏反应。
由于这类反应是非IgE介导的,因此按照目前对过敏反应的定义不能称其为过敏反应。但是依照我们的概念,类过敏反应的本质就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其中有些物质既非抗原也非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不经过潜伏期、无抗原-抗体结合过程,迅速出现与过敏反应相同的临床表现。
食品、食品添加剂及药物是类过敏反应最主要的诱因,其诊断特征为机体对可疑物质缺少特异性的IgE反应,患者血清IgE浓度不升高,其治疗类似于过敏性疾病。需注意与过敏反应不同的是,过敏源皮试或特异性IgE检测无法提示该反应,因此对病史的了解及进行激发试验非常重要,常用的检测指标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测定、补体总活性和补体C3和C5测定等。
过敏实验室诊断可依新程序
以新的过敏定义为基础,我们提出了过敏性疾病的新实验室诊断程序(如图),并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皮肤斑点试验系列产品、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激发试验系列产品。其中,斑贴试验是目前检测小分子过敏源的最佳方法,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多样,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临床医师还是患者自身的推测往往是不可靠的,而斑贴试验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病因。研究发现,如果不进行斑贴试验,至少50%的相关变应原会被漏诊。因此Niels Hjorth建议,超过一个月的手部皮炎及所有职业性皮肤病患者都应做斑贴试验检查。
如今,人们生产及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小分子致病因子越来越多,如食物中的化肥、色素、催熟剂、保鲜剂,衣物中的防皱剂、柔顺剂,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等。因而,斑贴试验在临床上大有可为,此外它还可用于药物、食物等过敏源的检测。(刘 洋整理)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