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民医保,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便群众看病就医。2010年5月,医改“路线图”浮出水面。
同年9月,新一轮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安庆市全面铺开。时隔一年,这幅惠及600万安庆人的医改“路线图”成效如何?老百姓受益几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一探究竟。
小病不出村 随访暖人心
近日,记者来到宜秀区大龙山镇永林村卫生室。这座120平米的村卫生室,药房、诊疗室、输液大厅分开而设,一般诊疗设备,电视、空调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国家和当地政府投资,按标准化村卫生室建的。”卫生室主任高玲介绍说。
在卫生室的输液大厅,村民方世青边输液边躺在长条座椅上看电视。“感冒再也不用往镇卫生院跑了,在家门口就可以输液,比以前方便多了。”方世青笑着说。
“以前只管看病,现在不一样,要通过预防和干预,尽量让村民少生病。”高玲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向村民提供一般诊疗服务外,还要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等各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看到他们来,我打心里感觉温暖。”今年79岁的鲍秀英老人,因高血压引起脑血栓,从市级医院治疗康复回家后,高玲和同事隔几日都要到老人家看看。“测测血压、让老太太注意用药和合理饮食。”高玲说,像鲍奶奶这样的慢性病患者,他们都要定期随访。
聊到收入,高玲说,今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3.67元提高到8.75元,再加上卫生室收取的诊疗费以及药品零差率的补助,她和同事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村医的待遇会越来越好。”
看病少花钱 医患更和谐
在大观区海口镇中心卫生院,进入挂号大厅,省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及药品价格一目了然。 “现在药品都按进价销售,以前一瓶500毫升的5%葡萄糖注射液零售价是5元,实行零差率后,售价是1.85元。”谈及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院长徐基奎感叹:“门诊量增加表明首诊已经在下沉,住院均次费用减少表明老百姓花费在缩减,医改初衷达到了。”
徐基奎告诉记者,去年9月-12月,卫生院门诊人次14277人,均次药费521.15元;今年8月-11月达到14539人,门诊人次增加了1.8%,均次药费降到342.63元,降幅达34%。
“医改后,药品销售与医生利益不再挂钩,老百姓信任医生了,他们的用药负担也得到了减轻。”徐基奎表示,今年在新农合中,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住院补偿比例均上浮了8%。75岁的陈跃梅老人,不久前因髌骨骨折住院治疗了18天。令老人没想到的是,在她出院时,新农合即时报销了2000多元的医药费,她自己只掏了几百元。
坚持公益性 群众少生病
“推进新医改,就是要让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长风乡卫生院院长张春梅告诉记者,医改后,基层卫生院“以药养医”的机制被打破,医务人员的基础性工资由区财政“兜底”,奖励性工资根据绩效考核发放,医生少了后顾之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各地及时兑现绩效工资,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较改革前平均增加480元左右,涨幅达27.17%。”市医改办的钱昕说。
“医改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就是让群众方便看病;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是让群众少生病。”市卫生局基妇科科长卢声敏告诉记者,今年安庆市将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由去年的15元提高至25元,项目由9项增至到11项。今后65岁(含)以上的老人每年将享受到一次血压、心脏等体格检查和血常规、肝功能等辅助检查等项目。
“从前年到今年,安庆市积极争取国家近5亿元的投资项目,改扩建了11个县市、区级医院。”卢声敏说,为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底体系建设,截至今年7月,安庆市提前一年完成了135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任务,建成1593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参合农民可以直接报补医药费。
(责任编辑:王小楠)
标签阅读: 医改,公益